2025-02-21 14:01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維康藥業的主營業務為醫藥制造,主要產品有銀黃滴丸、益母草軟膠囊、七葉神安分散片、人參健脾片等中成藥,以及羅紅霉素軟膠囊、阿奇霉素軟膠囊等西藥。...
近日,審計機構天健所及25名注冊會計師因項目執業質量等問題收警示函引發市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項目執業質量欠佳涉及公司高達8家,分別為帕瓦股份(14.160, 0.08, 0.57%)、浙富控股(3.160, 0.02, 0.64%)、維康藥業、岳陽林紙(4.680, -0.10, -2.09%)、盛視科技(33.700, 3.06, 9.99%)、萬向錢潮(6.490, 0.10, 1.56%)、傳化智聯(5.380, 0.09, 1.70%)、東杰智能(7.810, -0.09, -1.14%)。
對于審計質量欠佳公司,普通投資者應該注意哪些風險?業內人士表示,審計機構若未有效執行風險評估程序(如未關注供應商資質異常、未核查關聯方資金往來),可能導致重大錯報未被發現,最終可能導致報表失真。如在金剛玻璃、樂視網等案例中,審計機構因函證程序失控、收入核查不到位等原因,最終導致虛增收入未被識別。
基于此,我們對上述8家審計執業質量欠佳公司進行深度復盤,看看是否可能出現因執業質量欠佳導致報表失真風險?
收入存在跨期確認 業績預告頻繁違規
天健所在維康藥業審計項目中的違規行為主要系收入截止性審計程序及函證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其中,2020-2022年度財務報告審計期間,維康藥業簽收單回傳不到位問題;2020年,在執行函證程序中,存在收到兩份回函的情形。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收入截止性測試審計程序不到位情況,或需要警惕以下幾大風險:其一,是否存在收入跨期調節問題,即公司是否通過人為調整收入確認時點(如將下期收入提前確認至當期),虛增當期利潤,掩蓋實際經營問題;其二,收入是否可能虛構,即公司是否可能出現利用簽收單回傳缺失的漏洞,偽造銷售合同或發貨記錄,虛增收入規模;其三,是否可能出現利潤操縱等問題,即公司通過調整收入確認期間,平滑利潤波動或達成業績承諾,誤導投資者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出現跨期收入確認問題及被監管質疑是否存在利潤調節情形。
根據公司自查資料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浙江維康醫藥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發貨后,部分客戶的簽收時點為次年,導致2020年至2022年收入確認存在跨期,涉及跨期確認收入金額分別為 475.69萬元、446.72萬元、331.69萬元。
2023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其中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0.77 億元,為 2023 年虧損的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公司被審計機構出具保留意見。隨即,監管發出年報問詢函并要求公司詳細分析 2023 年第四季度大幅虧損的原因,是否存在利潤調節等情況。
公司稱,第四季度虧損主要系第四季度靈芝孢子粉業務銷售未達預期,營銷推廣活動增多及研發成果交付增多所致。
其一,營業收入及銷售費用等影響。2023 年度公司將業務重心轉移至 OTC 零售渠道,加大與連鎖藥店的合作,相應加大 OTC 藥品服務費投入力度。 2023 年三季度開始推廣新業務靈芝孢子粉的銷售,預計在中秋、國慶、元旦及春節等節日中布局,因產品銷售未達預期,導致公司第四季度收入較小,但是針對靈芝孢子粉的市場推廣銷售費用較多。
其二,研發費用交付影響,公司研發費用主要系委托研發費用,2023 年度研發項目中研發進度確認資料及研發成果交接集中在第四季度完成,故第四季度研發費用確認金額較大。
此外,公司業績預告頻繁出現違規現象。
公司2022年及2023年因業績預告信披違規兩次受警示函。
2022年,公司業績預告前后差異較大。2023年1月20日,公司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8030萬元-1002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區間為6800萬元-8700萬元。 2023年4月17日,維康藥業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修正后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 4300萬元-53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區間為1800萬元-2800萬元。業績預告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
2023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但公司并未及時披露。2024年4月29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803.86萬元,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
上述行為均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證監會令第 182 號)第三條規定。公司董事長劉忠良、總經理孔曉霞、財務總監王靜、董事會秘書朱婷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證監會令第 182 號)第四條、第五十一條規定,最終被監管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上市后業績大變臉背后:融資性貿易業務與IPO期間資金被占用
維康藥業的主營業務為醫藥制造,主要產品有銀黃滴丸、益母草軟膠囊、七葉神安分散片、人參健脾片等中成藥,以及羅紅霉素軟膠囊、阿奇霉素軟膠囊等西藥。
2020年8月,維康藥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值得注意的是,維康藥業業績上市前后反差較大,上市前,營收維持較高增速,上市后業績出現大變臉。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維康藥業的凈利潤分別為0.97億元、0.45億元和-0.0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95%、53.94%和116.47% 。2024年前三季度,維康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71億元,同比下降14.16%;實現歸母凈利潤4409.75萬元,同比下降36.41%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IPO期間出現資金占用及內控缺陷等問題。
2018年至2023年9月期間,公司未按規定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況,募集資金使用不規范,導致相關年度定期報告及募集資金專項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同時,公司在部分醫藥產品銷售業務收入的確認上存在依據不足、確認時點早于客戶簽收時間的問題,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況,且2021年中藥材貿易業務未按照業務實質進行會計處理,導致相關年度財務數據披露不準確。此外,2017年至2023年9月,公司違規使用個人銀行賬戶開展資金收付,相關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內部控制有關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
公司實控人是如何掏空上市公司資金的?
公開資料顯示,2018 年-2020 年三季度期間,公司原董事長劉忠良的朋友何某某個人計劃開展新藥研發業務需要資金,希望劉忠良給予資金支持,劉忠良向公司工程施工方浙江**建設有限公司等公司拆入資金 5,629.13 萬元,轉借給其朋友何某某,何某某主要用于其自己公司日常經營活動、新藥研發業務、朋友親戚間資金拆借等。
2020 年下半年隨著公司完成上市工作, 2020 年四季度-2023 年期間,劉忠良、何某某由公司以工程款方式支付給浙江**建設有限公司等工程施工方5,629.13 萬元,用于歸還原先向浙江**建設有限公司等工程商拆借的資金5,629.13 萬元,同時繼續通過公司向浙江**建設有限公司等工程施工方支付工程款方式拆入資金 8,539.85 萬元,主要用于劉忠良(含其妹妹劉忠姣)對外投資、朋友拆借及何某某公司日常經營活動、新藥研發業務。
據悉,在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維康藥業實控人劉忠良通過工程供應商以公司支付工程設備款方式累計占用公司資金1.42億元,其中0.56億元用于歸還其個人借款,剩余資金由其直接占用;劉忠良已于2023年12月、2024年3月歸還占用資金本金及利息合計1.57億元。
此外,公司還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2022年年報顯示,“其他應收款——融資性貿易應收款”掛賬 2.33 億元。為何開展融資性貿易,是否具備業務實質?對此,公司稱,2021 年度公司開始開展上述貿易業務,公司中成藥生產過程中需要中藥材,同時公司募投項目醫藥大健康產業園一期項目(中藥飲片及中藥提取)亦需要采購大量中藥材,因此公司決定嘗試中藥材貿易業務,增加新的盈利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