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10:5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奧浦邁自身來看,其作為一家專門從事細胞培養產品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上市之前業績保持穩定增長,但上市次年業績卻出現大變臉,這無疑給投資者的信心帶來了一定的沖...
《電鰻財經》電鰻號 / 文
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資本運作中,企業通過重組來實現資源整合與業務拓展是常見策略。然而,近期奧浦邁的重組動作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思考。
2月8日,奧浦邁發布公告披露,該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PLHK、嘉興匯拓、紅杉恒辰、上海景數、谷笙投資、TFPL、高瓴辰鈞、杭州泰格、南通東證、江西濟麟、中金啟辰、嘉興合拓、蘇州晨嶺、冪方康健創投、平陽國凱、冪方醫藥創投、武漢泰明、上海敬篤、王國安、上海陂季玟、上海宴生、高瓴祈睿、珠海梁恒、嘉興元徠、上海君澎、廈門楹聯、上海澄曦、青島乾道、上海驪宸、蘇州國發、錢庭梔共31名交易對方購買澎立生物100.00%的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奧浦邁此次重組預案公布后于2月10日復牌,截至2月14日,公司股價為42.62元/股,較停牌前股價漲幅僅約為9%,這樣的表現與重組股通常引發的市場熱情形成了鮮明對比。
從奧浦邁自身來看,其作為一家專門從事細胞培養產品與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上市之前業績保持穩定增長,但上市次年業績卻出現大變臉,這無疑給投資者的信心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公司預計2024年產品銷售收入雖有一定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減少,扣非凈利潤更是下降明顯,這種盈利狀況的變化也反映出企業在經營層面可能面臨的挑戰。
奧浦邁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033.22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370.63萬元左右,同比減少62.37%左右;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578.91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893.58萬元左右,同比減少83.33%左右。
重組標的澎立生物作為國內最早聚焦于創新藥臨床前藥效學研究評價的公司之一,其主要收入來源為藥物臨床前CRO服務,占比約達70%。然而,近年來CRO賽道整體承壓,受到投融資規模短期承壓、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增長放緩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澎立生物未來業績成長性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隨著投融資形勢的轉變,Biotech企業的融資難度增加,可能會收緊研發支出,從而影響對CRO服務的需求,拉低市場規模增長預期。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生物制藥行業投融資事件發生數量及金額在2022年后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增速的放緩,也將導致研發外包需求相應下降,進而對CRO行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同時,行業內產能的加速釋放使得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逐漸顯現,價格戰或進一步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奧浦邁與澎立生物的“聯合”能否實現資源整合、突破行業周期桎梏,仍有待觀察。盡管公司在重組預案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將實現雙方優勢互補,完善“產品+服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地位,但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投資者對此似乎持謹慎態度。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