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0:55 | 來源:新浪證券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山東華鵬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玻璃器皿產品和玻璃瓶罐產品。公司玻璃器皿產品以玻璃高腳杯為主,銷售渠道包括麥德龍、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連鎖超市企業;玻璃瓶罐產...
山東華鵬(4.040,0.22,5.76%)(維權)似乎迎來至暗時刻。
1月2日晚間,山東華鵬接連發布《關于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的進展公告》及《關于部分債務逾期的公告》。公司目前累計逾期的債務金額合計約7.86億元,且銀行賬戶全部被凍結,被凍結資金合計21085.58元,前期被凍結資金259.86萬元已被強制劃扣。
2015年4月,山東華鵬于上交所主板首發上市,此后經營業績坐上“過山車”,自2017年起持續陷入虧損泥潭,累計虧損金額高達8.5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8.35%,凈利潤雖然同比增長38.21%,但仍未實現扭虧。
累計虧損8.5億 凈資產已不足1億
山東華鵬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玻璃器皿產品和玻璃瓶罐產品。公司玻璃器皿產品以玻璃高腳杯為主,銷售渠道包括麥德龍、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連鎖超市企業;玻璃瓶罐產品直接面向酒類、食品、飲料、藥品等生產企業進行銷售,按用途分為酒水飲料瓶、食品調味品瓶,以及醫藥包裝瓶等三大類十幾個品種。
2015年4月,山東華鵬于上交所主板首發上市,保薦人(主承銷商)為廣發證券(15.490,0.28,1.84%)。上市首年及次年,公司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即出現下滑,2017年起更是持續陷入虧損狀態。
2019年,山東華鵬以2.48億元現金收購天元信息55%股權,跨界地理信息產業,新增地理信息測繪業務。交易對方承諾,天元信息2019—2021年的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5億元。業績承諾期間,天元信息累計凈利潤1.36億元,未實現業績承諾;其中,2019年踩線達標,2021年完成率僅有36.17%。
2019—2022年,山東華鵬專利技術服務營業收入分別為7285.95萬元、3.38億元、2.58億元和2.1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0%、34.50%、31.43%和28.43%;毛利率分別為52.72%、54.87%、48.87 %和21.69%,盈利能力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為改善公司財務狀況,補充營運資金,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根據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和經營發展需要,山東華鵬于2022年底將所持天元信息55%股權作價2.03億元轉讓給濟南山元。轉讓完成后,公司不再從事地理信息測繪業務。
天眼查顯示,天元信息已于2024年8月成為失信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270.31萬元。
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華鵬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8.35%,主要系甘肅子公司停產及總部瓶罐一車間窯爐大修導致產量降低,收入降低;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9879.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77%,主要系部分大宗物資采購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時,公司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改善生產工藝,控制產品單重,提高成品率,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上升約7個百分點。
由于仍未扭虧,截至2024年9月末,山東華鵬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8.5億元,凈資產從1.91億元降至0.93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山東華鵬曾屬國資控股,后被海科控股接盤。
2019年11月,張德華向舜和資本(現已更名為山東省綠色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綠色投資”)協議轉讓所持上市公司2695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42%),并放棄其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后占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0.00%(6398.96萬股)的股份表決權。交易完成后,舜和資本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山東省人民政府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22年10月,海科控股與張德華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張德華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785.31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4.33%)轉讓予海科控股,轉讓價款合計5.52億元。2023年1月,上述股權轉讓實施完畢,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海科控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楊曉宏。
本次交易中,海科控股或成最大輸家。
本次股份轉讓價款合計5.52億元,折合每股價格為7.09元。截至2025年1月10日收盤,山東華鵬報3.82元/股,海科控股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對應市值為2.97億元,浮虧約2.55億元。其次,海科控股曾謀劃對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將旗下赫邦化工100%股權置入上市公司,并置出現有資產。但是公司的此番重組之路走得并不順利,其間曾兩次按下“暫停鍵”,2024年3月以失敗告終。
除控股山東華鵬外,海科控股現持有海科新源(12.640,0.37,3.02%)60.9%股份,為海科新源的控股股東。2023年7月,海科新源于創業板首發上市,隨即便陷入“增收減利”的尷尬局面。2023年,海科新源的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2.77億元降至0.1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則凈虧損2.46億,為近5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我們在查閱公開資料時,發現山東華鵬的其他應收款存在明顯異常。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3061.25萬元,其中應收南通泰德特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往來款352.92萬元,賬齡為2~3年,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該筆應收款的期末余額及壞賬準備余額均未變動,但賬齡卻變為了1~2年。
圖源:山東華鵬《2023年年度報告》
圖源:山東華鵬《2024年半年度報告》
其次,山東華鵬于2020年12月31日董事會審議通過,對外轉讓“威倫維客”玻璃棉系列商標權,報告期內產生收益4245萬元。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交易對方資信狀況,評估后續付款是否存在違約風險。公司綜合判斷認為,后續存在違約風險的可能性較小。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應收神州節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前述交易對方廊坊神州的母公司)往來款期末余額1691.17萬元,已全額計提壞賬準備。
面對山東華鵬的爛攤子,海科控股能否“脫身”?
7.86億元債務逾期 銀行賬戶全部被凍結
截至2024年9月,山東華鵬資產負債率高達94.53%,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為0.21和0.12;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4.57億元,另有長期應付款9.06億元,而貨幣資金僅剩3386.12萬元,短期償債風險極大。
目前,山東華鵬及子公司石島玻璃由于現金流壓力較大,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導致公司及子公司出現未能按時履行部分債務償還義務的情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東華鵬及石島玻璃在關聯公司累計逾期的債務金額合計約7.86億元,債權人包括濟南舜騰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企業)、山東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發展集團”)、山東省絲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發展綠色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及海科控股。
除了現控股股東海科控股提供的1100萬元借款外,剩余逾期的7.75億元借款均由山東發展集團及其實際控制的三家企業提供。
山東華鵬“爆雷”,山東發展集團無疑將損失慘重,除了7.75億元的借款外,其旗下的綠色投資還是山東華鵬的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5272.71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6.48%。
綠色投資與山東華鵬的淵源還需追溯到6年前。2019年8月至10月,綠色投資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增持上市公司共計2577.71萬股,增持價格區間1.76億元—1.95億元,持股比例8.06%。同年11月,又耗資2.18億元收購上市公司2695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8.42%。
若以最新一日收盤價計算,綠色投資浮虧約2億元。
山東華鵬坦言,由于部分債務逾期,公司可能會承擔相應的違約金和滯納金等額外財務成本。同時債務逾期事項會導致公司融資能力下降。公司存在因債務逾期面臨訴訟、仲裁、履行擔保責任、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風險,可能對日常生產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
然而,山東發展集團似乎并不愿意成為山東華鵬的“白衣天使”。
2024年10月28日,山東華鵬發布公告稱,公司銀行賬戶存在被凍結情況,被凍結資金合計259.86萬元,系公司與蘇家友工程承攬合同糾紛、與濟南舜騰產發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舜騰產發”)借款合同糾紛兩項事宜。
公司銀行賬戶全部被凍結,合計21085.58元
截至2025年1月2日,前述被凍結資金被強制劃扣,同時,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的0.01%。本次被凍結事項系前期舜騰產發申請強制執行所致。
天眼查顯示,舜騰產發的控股股東為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而山東發展集團持有山東鐵法14.5475%股份,系其第三大股東。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 年修訂)第9.3.2條第一款第二項,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上交所對其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截至2024年9月,山東華鵬凈資產僅剩9271.76萬元,若2024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華鵬似乎已經“放棄治療”。2024年12月,有投資者詢問公司是否存在退市風險,山東華鵬并未直接答復,似乎在有意回避問題。
圖源:上證e互動
上市公司研究院將密切關注山東華鵬2024年業績預告(如有)等公開信息的披露情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