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09:5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關注到,西安奕材的崛起,正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計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作為芯片...
《電鰻財經》電鰻號 / 文
在半導體行業持續高速發展的當下,中國本土企業正逐步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實現產業升級與自給自足。近日,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奕材”)的科創板IPO申請正式獲得上交所受理,標志著這家國內領先的半導體級12英寸硅片制造商距離資本市場的大門又近了一步。此次IPO,西安奕材計劃募集資金高達49億元,主要用于加碼產能擴張及技術研發,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并向全球市場發起沖擊。
《電鰻財經》關注到,西安奕材的崛起,正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計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而作為芯片制造基礎材料的硅片,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全球范圍內能夠穩定供應高純度、大尺寸硅片的企業屈指可數,這直接限制了芯片產能的擴張速度。在此背景下,西安奕材的出現,不僅緩解了國內供應鏈的壓力,更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可控貢獻了重要力量。
招股說明書顯示,西安奕材自成立以來,就致力于12英寸硅片的研發與生產,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高端硅片市場的壟斷局面。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產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12英寸硅片生產商之一,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邏輯芯片、存儲芯片、功率器件等多個領域,為華為、中芯國際等國內知名半導體企業提供關鍵原材料。
此次IPO募集的49億元資金,將被精準投放于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二期項目,該項目旨在進一步擴大12英寸硅片的產能,提升生產工藝水平,同時加強新材料的研發力度,以滿足未來市場對更高性能、更高純度硅片的需求。項目建成后,預計將使西安奕材的月產能提升至100萬片以上,進一步縮小與國際頂尖廠商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奕材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支持,以及企業自身對技術創新的不懈追求。在國家“科八條”政策紅利的推動下,西安奕材作為未盈利企業中的佼佼者,得以優先進入資本市場,這不僅為其后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也為中國科技創新型企業樹立了標桿。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西安奕材營業收入分別為20,750.01萬元、105,469.31萬元、147,376.14萬元和143,378.6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4,808.82萬元、-41,553.42萬元、-69,233.88萬元和-60,626.67萬元。
展望未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不斷擴大和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崛起,西安奕材有望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實現其全球化戰略布局。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水平、拓展市場份額,西安奕材正朝著成為世界級半導體材料供應商的目標穩步邁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