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19:0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機器人邁出的一小步,是勞動自動化的一大步。還記得三月份刷屏全網的Figure 01機器人嗎?接入GPT后,能說會看還能做家務的它,著實驚艷了眾人。8月6日晚,號稱“世界上最先...
機器人邁出的一小步,是勞動自動化的一大步。
還記得三月份刷屏全網的Figure 01機器人嗎?接入GPT后,能說會看還能做家務的它,著實驚艷了眾人。
8月6日晚,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AI硬件”——Figure 02正式亮相世人,相比“前任”在智能交互和物理操作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據悉,作為發布前的試驗,寶馬汽車的裝配廠已經接納過一批Figure 02“實習工人”。經過集訓之后的Figure 02,儼然一副熟練工人的模樣,不管是拿鋼材,還是組裝器械,都不在話下。
不少網友感嘆:“終結者”要來了!
人形機器人大爆發
Figure 02背后的公司,正是那個OpenAI欽點、英偉達微軟貝佐斯聯合投資的Figure機器人。
今年2月,它獲得一眾科技巨頭和大佬的投資,包括OpenAI、微軟、英偉達、貝佐斯等聯合約6.75億美元融資,自此估值26億美元,一舉成為最受關注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公司稱,自2022年成立以來,就投入重金研發機器人手的設計與功能。最新代機器手與人類的手造型相似,每只手上都有四根手指和一個相對的拇指,目標是能夠操縱人手可以抓住的任何東西。
Figure 02的一大特征是配置第四代手部裝置,最新設計具有16個自由度(DoF)和可與人類媲美的力量,可承載高達25公斤(55.1磅)的重量,并靈活執行各種類似人類的任務。
據寶馬集團介紹,Figure 02在美國斯帕坦堡工廠試運行期間,從事的是將鈑金部件插入特定裝置的工作,機器人必須特別靈巧才能完成這個工作。
回顧歷史,早稻田大學的加藤一郎教授歷時5年時間,才研發出人形機器人的雛形WABOT-1,而從Figure AI入局到當下也不過2年時間,在加速發展的當下,誰也看不透Figure AI這類人形機器人的潛力。
黃仁勛曾預言道,100年后大街上將到處都是人形機器人,或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產量最大的機器系統。
特斯拉是人形機器人熱潮的直接推動者。其于2021年8月發布的人形機器人計劃大幅度提升了行業關注度。
今年7月,馬斯克在X平臺上表示,特斯拉明年將生產出真正有用的人形機器人供內部使用,并預計2026年將大規模生產,供其他公司使用,又給人形機器人加了一把火。
在行業專家看來,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仍處于概念初期,預計理想狀態下,人形機器人實現一定規模的落地應用仍需10年以上時間。考慮到成本、需求以及容錯等因素,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可能先在軍事和工業場景中示范應用與技術驗證,隨后經過技術迭代優化和成本下降,逐步滲透到其他應用場景。
目前,Figure公司并沒有廣泛推出Figure 02的時間表。
誰是中國第一城?
自2023年以來,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概念的帶動下,人形機器人進入奇點時刻。
2023年年底,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立創新體系、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及到2027年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等發展目標,將人形機器人更是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在國家政策導向下,各地區政策也開始紛紛跟進。《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首次針對人形機器人行業進行政策指導;《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特別提到了加快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也提到了人形機器人的相關內容。
為了搶占人形機器人產業高地,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各大省市密集成立。7月,安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在合肥落戶。4月,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深圳落地,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營業,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落地寧波。
可以看到,以創新中心為牽引,各省、市圍繞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一張大網已經徐徐拉開。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收盤,A股共有57只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從省份看,廣東省有16家,占比28.1%;江蘇省有12家,占比21.1%;浙江省有12家,占比21.1%;上海市有6家,占比10.5%;北京市有3家,占比5.3%。
從地級市看,深圳有7家,占比12.3%;寧波有5家,占比8.8%;常州、江門、紹興、蘇州、東莞、杭州、惠州、南京、南通、無錫等地各有3家。
不難發現,我國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和兩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有著深厚的關系。
長三角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汽車工業的重鎮,已經形成了包括整車制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的許多技術和產品又可以復用到人形機器人上。
珠三角擁有底蘊雄厚的消費電子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深圳為研發中心,東莞、惠州等市為生產基地的珠江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成為培育人形機器人的沃土,也是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重要場景。
從總市值角度看,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三花智控、領益智造、中控技術、勝宏科技、鳴志電器、長盈精密、世運電路、博實股份、埃斯頓、怡合達,總市值均超過百億。
其中,三花智控總市值超過600億,高居第一。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制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業務和汽車零部件業務。2023年4月,公司和綠的諧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在三花墨西哥工業園共同出資設立合資企業,合資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諧波減速器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及銷售。
從近半年漲幅情況看,瑞迪智驅高居第一,萬達軸承緊隨其后,北特科技、勝宏科技位居第三、四位。
北特科技深耕底盤精密零部件領域多年,以汽車轉向齒條為例,其功能、形狀、加工工藝和人形機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相近,底層技術相通。2023年公司迎來進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機會,根據客戶需求積極配合推進人形機器人用絲杠產品的樣件研發工作,未來公司有望憑借在汽車領域積累多年的強大制造工藝快速布局機器人領域,獲取顯著增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