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17:0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6日,閑魚發布公示,宣布將面向全體賣家收取0.6%的基礎軟件服務費(單筆最高收取60元)。同時僅針對同一自然月內,產生的成交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0000...
7月26日,閑魚發布公示,宣布將面向全體賣家收取0.6%的基礎軟件服務費(單筆最高收取60元)。同時僅針對同一自然月內,產生的成交訂單數量大于10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10000元的賣家,超出后的每一筆訂單實際成交額的1%收取軟件服務費。該變更將于8月9日生效,并于9月1日正式實施。
消息一出,賣家們紛紛表示要轉行去當線下“古董商”,直接擺攤還能省個服務費;買家們表示看似賣家負擔服務費,但其實都會加在商品售價當中,最后還是買家買單。也有人認為,閑魚平臺管理一直不夠嚴格,商家數量遠多于個人賣家,征收服務費可過濾掉一些無良商家,凈化平臺環境。
盡管各種爭議留言不斷,但對于淘天集團而言,閑魚要開始收取服務費已是板上釘釘。
10年完成跨越式增長
2012年,彼時的阿里巴巴工程師為解決公司內部二手物品處理問題創建了一個內部交易平臺,并在員工之間流行開來,這便是閑魚二手交易平臺的誕生。
在閑魚正式對外發布之前,阿里巴巴內部曾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測試和優化,以確保其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并穩定運行。
2014年6月,經過充分準備,“淘寶二手”正式更名為“閑魚”,并對外發布。采用C2C模式,將賣家和買家直接聯系在一起,沒有中間商掙差價環節,大大提高了交易透明度和效率。
時至今日,閑魚借助阿里巴巴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流量資源,成為二手電商市場市占率最高的平臺之一。
根據申萬宏源研究機構報告,綜合型平臺閑魚和轉轉已占據二手電商90.9%的市場份額,其中,閑魚滲透率達72.9%,是轉轉的2倍多。
在交易額方面,3月閑魚發布數據稱,日均交易額已突破10億,過去一年超1億人在閑魚掛出閑置寶貝,每天有超過400萬件閑置物品在閑魚上發布,僅去年便有3000萬95后新用戶涌入閑魚。
可以說,10年間,閑魚完成了跨越式的增長,幾乎壟斷了國內二手電商交易市場,在阿里內部的戰略地位也水漲船高。
2023年11月,閑魚成為阿里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與1688、釘釘、夸克一起,被外界稱為阿里“四小龍”。阿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打破以往在集團內的定位限制,以3到5年為周期度閑魚平臺持續投入。同年12月,閑魚又升級為淘天集團一級業務。
去年,阿里巴巴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布了閑魚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超20%。今年5月公布數據顯示,閑魚用戶數已超過5億,其中95后用戶占比43%,00后占比22%。
合理的服務費如何合理收取?
隨著戰略地位一步步靠前,標志著變現盈利成為目前閑魚平臺的主要任務。
據了解,當下閑魚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廣告、傭金、產品回收、寄售、檢測等增值服務,均屬于B端收入,但作為阿里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閑魚勢必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瞄準C端,只是早晚的問題。
事實上,二手平臺收取服務費是合理的商業行為。
如全球知名二手交易平臺eBay的收費政策便包括了刊登費和成交費:對于每月上架超出 250 件的部分收取單件 0.35 美元的上架費;對于成交金額,則會對每一筆交易收,10%-12%的交易費再加上每筆訂單0.3美元的固定費用。與閑魚相類似的轉轉平臺,目前也對含郵費在內的售價收取 0.6% 的轉賬服務費。
如此看來,閑魚收取0.6% 服務費變得有跡可循,有理可依。畢竟,作為平臺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等來對內部履約體系建設進行優化與構建,也便需要多樣化的盈利模式來平衡運營成本。
基于閑魚平臺的運營模式,以及在大跨步前進的同時所留下的“頑疾”,都在降低用戶的交易體驗感,暴露了平臺在監管、交易安全等方面的弊端。
在外界看來,由于服務費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賣家的利潤空間,因此,適當收取服務費能起到凈化平臺,剔除不良商家的作用,抑制平臺上商家泛濫的情況。目前,閑魚平臺首頁經常能看到商品信息,點擊鏈接之后直接跳轉淘寶或者天貓,所售商品也并非二手商品,商家扎推在二手平臺擠壓了真正個人賣家的曝光率,讓閑魚變成了“淘寶二代”。
此外,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部分不良賣家在閑魚平臺上進行虛假宣傳,夸大商品優點,隱藏問題。當買家收到商品后發現貨不對板,就會產生糾紛。虛假宣傳的現象不僅誤導了用戶,也損害了其他誠實賣家的利益。
然而,不得不提及的是,閑魚平臺所收取的服務費也會被商家通過提高商品價格等方式轉嫁給買家。由于二手平臺定價較為自由,價格的升高和降低都屬于正常現象,買家很難從中發現問題。
因此,對閑魚平臺而言,收點“小錢”既能盈利又能凈化平臺營商環境,何樂而不為?但究竟要如何推進服務費,淘天集團還需要更多考慮,以至于不讓服務費變成用戶眼中的另一個“陷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