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16:02 | 來源:未知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一季度,凱普生物業績繼續下滑,期內營收約1.83億元,同比減少39.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435萬元。
中國網財經4月29日訊 凱普生物近年的業績宛若坐上了過山車。公司近日披露的2023年年報顯示,期內營業收入為11.04億元,同比下降80.27%;對應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億元,同比下降91.86%;扣非凈利潤為1.13億元,同比下降93.47%。
這是凱普生物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業績出現下滑,且利潤規模不及2019年。
數據顯示,2019年凱普生物營收7.29億元,對應凈利潤為1.47億元。2020年-2022年,凱普生物業績倍增,其中營收分別是13.54億元、26.73億元、55.97億元,同比增長160.87%、138.15%、106.22%;對應凈利潤是3.63億元、8.52億元、17.26億元,同比增長146.22%、134.97%、102.54%。
今年一季度,凱普生物業績繼續下滑,期內營收約1.83億元,同比減少39.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435萬元。
面對下滑的業績,凱普生物在年報中歸結于“行業需求變化”。不過凱普生物也表示,因應急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公司為滿足行業需求,加快了醫學實驗室布局和能力建設,相關場地、儀器設備、人員開支等成本支出較大,2023年度實驗室業務出現較大規模虧損,公司將持續對醫學實驗室板塊進行精準管理升級建設,加快其業務拓展,提升其收入規模、改善其盈利能力。
從不同業務收入上看,2023年凱普生物分子診斷行業收入7.12億元,同比下降44.86%;醫學檢驗服務行業收入3.92億元,同比下降90.89%。不過凱普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扣除應急公共衛生服務檢測產品及服務外的常規業務收入為8.89億元:其中,產品端實現收入6.8億元,對比2022年度同比增長1.13%,醫學檢驗服務實現收入2.08億元,對比2022年度同比增長8.82%。
凱普生物在年報中透露,公司應急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支持各地政府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形成了規模較大的應收賬款,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22.1億元,其中因公共衛生事件形成的核酸檢測應收賬款為15.5億元,常規業務形成的應收賬款為6.57億元,目前已壞賬計提3.23億元。
不過,凱普生物仍在繼續推進幾大項目的建設,如投資建設凱普醫學科學園、廣東康和醫院建設。據歷史資料,凱普醫學科學園,項目預計總投資約15.12億元,占地面積約285畝,項目規劃建設內容包括高端生物醫學實驗耗材及體外診斷原材料生產基地、新冠防疫檢測配套試劑生產基地、生物儀器研發智造基地等,其中,高端生物醫學實驗耗材及體外診斷原材料生產基地A、B棟(建筑面積分別約2萬、5萬平方米)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廣東康和醫院建設項目預計占地面積約5.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
凱普生物還表示,凱普醫學科學園和廣東康和醫院的建設需要長期及穩健的資金支持。但公司在項目需要長期及穩健的資金支持及參與應急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形成規模較大、回收緩慢的應收賬款的前提下,仍積極回報全體股東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0.65元(含稅),預計共派發現金股利4173.36萬元。
據統計,2017年上市以來,凱普生物通過上市融資和增發累計融資約14億元,累計派發現金股利近4.9億元(含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派發金額),累計回購金額超過3億元,累計納稅近12億元,累計捐贈金額超過0.6億元。
財務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凱普生物的在手貨幣資金為7.65億元,短期借款211.86萬元,資產負債率為10.9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