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08:58 |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進入今年一季度,青云科技也延續虧損態勢。該公司同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465萬元,同比增長8.99%;歸母凈利潤虧損759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4627...
4月24日晚間,青云科技-U(688316)發布2023年年報,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10.07%;歸母凈利潤虧損1.7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44億元,虧損有所縮窄;基本每股收益-3.57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5.15元。
談及業績虧損減少,青云科技表示,一方面,AI算力云服務已為公司貢獻了較為可觀的收入和相當的毛利,并已明確成為公司未來持續的爆發性業務增長點和戰略級業務。隨著AI時代的到來,下游對于AI算力資源及AI算力調度服務和軟件需求增長迅速,為公司這類既擁有大量AI算力資源,且從創業初始就專注深耕算力調度的企業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公司在云產品業務上持續聚焦核心優勢產品,進一步擴大高毛利業務的規模;且繼續把握國產替代市場的機會,在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行業不斷拓新的同時,隨著公司近兩年新增并大力發展區域銷售部,在兩湖、江浙滬、川渝及陜甘等區域新增了較多中小企業客戶和部分優質大客戶,改變了此前客戶相對比較集中在北京和華北區域的局面,大幅擴大了用戶基數和產品影響力。
此外,公司戰略聚焦,效率提升,增大優勢和拳頭產品研發投入比例的同時,優化組織和管理流程,深挖管理潛能,使得人效、生產效率、投入產出比明顯進一步提升。
盡管今年業績虧損有所收窄,但青云科技自2021年3月上市以來,已經連續三年未實現盈利。梳理財報顯示,2021年和2022年,青云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4.24億元、3.0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11%和-28.04%;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3億元和-2.44億元,若算上2023年凈虧損1.7億元,青云科技三年合計虧損近7億元。
進入今年一季度,青云科技也延續虧損態勢。該公司同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465萬元,同比增長8.99%;歸母凈利潤虧損759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4627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921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4621萬元。
青云科技于2021年3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是企業級云服務商與數字化方案提供商。盈利主要來自于云產品、云服務的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
展望2024年,青云科技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將繼續進行有針對性的開源節流,集中精力做好公司擅長的事,節省相關的業務成本。開源的目標是拉齊商業線和產研線的思路,明確策略,以實現高質量的毛利增長。
不過,青云科技在財報中也提示了多重風險。報告期公司尚未實現盈利,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公司前期購置云計算平臺所需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金額帶來的折舊成本較大;另一方面,公司所處云計算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公有云領域因為巨頭競爭者的加入,全行業資源使用價格呈下行趨勢,公司云服務業務承壓降價,增大了盈利難度;公司目前的毛利貢獻不足以覆蓋期間費用,處于虧損狀態。目前具備混合云形態及能力的同行業公司大多處于虧損狀態,公司業績表現符合行業特點。
截至2023年度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余額為-10.59億元。公司尚未盈利將造成公司現金流緊張,對公司資金狀況、研發投入、業務拓展、市場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面造成影響。公司短期內無法現金分紅,將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投入云計算產品的研發,存在近期的毛利貢獻不能完全覆蓋研發和銷售投入從而加大短期盈利難度的風險。
“此外,若未來公司私有云業務及算力業務市場開拓不及預期,或云計算行業整體下行或政策變化導致收入下降,公司未來營業收入存在下滑的風險。云計算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產品性能和可靠性是客戶在選擇供應商時的核心考量因素。若公司不能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針對性地研發技術和開發產品,導致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落后于競爭對手,可能存在已有客戶流失、業務發展遲滯、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等。”青云科技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