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08:1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招股書,本次主板IPO彩蝶實業計劃募集資金5.8億,將會全部用于年產62000噸高檔功能性綠色環保紡織面料技改搬遷項目。不過,市場嚴重質疑,這個環保技改項目或已經完成。...
《電鰻財經》文/高偉
IPO剛剛過會不久的浙江彩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彩蝶實業),又迎來新挑戰,市場投資者圍繞“真環保”與“假環保”,對其多有質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募集資金項目瞄準環保技改卻有玄機
據招股書,本次主板IPO彩蝶實業計劃募集資金5.8億,將會全部用于年產62000噸高檔功能性綠色環保紡織面料技改搬遷項目。不過,市場嚴重質疑,這個環保技改項目或已經完成。
彩蝶實業合并現金流量表顯示:2018年至2020年,彩蝶實業現金流量分別是3716萬、18850萬、3470萬,2022年1-6月為7768萬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4974.58萬、-12588萬、-11501萬、-8533.98萬元。也就是說,近3年多時間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流出高達3.75億。通過詳細查閱招股書,我們發現彩蝶實業所有的固定資產,出證時間都在2019年之后。這個情況和其投資現金流大量流出可以互相佐證。
招股書還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彩蝶實業凈利潤分別為7987萬元、7589萬元、9348萬元和6012萬元,在2019年出現小幅下降之后2020年實現逆轉,2021年1-6月,貨幣資金僅僅比2018年高了2600萬;而其短期借債,卻比2018年高了9000萬元。這種短期內,大量借債以及利用自有資金買入廠房的操作,可以看作是為了上市臨時增加固定資產。從歷史情況來看,這種短期內大規模的增加固定資產,往往會給未來的經營帶來影響。
而在其IPO的408頁中寫道:2019年末購置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用地、廠房,因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尚未投入使用,公司將部分空置廠房和宿舍出租,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收益。
由此推斷,市場懷疑公司本次募集資金項目的用地廠房已經購買完成。彩蝶實業先借錢或者利用自有資金購入固定資產,增加企業固定資產占比,最后再用募集資金將之前的投資填平。既可以緩解自身資金壓力,又可以給上市增加籌碼。
嚴重環境污染已被處罰
裁判文書網披露的林玉璋、李文革、王廷貴污染環境罪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2015年上半年至2016年期間,被告人林玉璋在未獲得相關環保處置資質的情況下,將從湖州彩蝶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蝶紡織)、湖州光水質凈化有限公司、湖州華欣印染有限公司等處獲得的污泥,傾倒在本市南潯區雙林鎮唐某(另案處理)經營的唐氏觀賞魚養殖基地內,共計傾倒污泥1900噸,造成公私財產損失91.2萬元。湖州市南潯區環境保護局于2016年3月24日對被告人林玉璋上述行為作出潯環罰〔2016〕9號行政處罰,對被告人林玉璋罰款4萬元,林玉璋于2016年4月19日繳納了罰款3萬元。
彩蝶紡織為彩蝶實業原全資子公司,于2017年9月注銷,注銷原因為因公司合并或分立,從最近一期繳納社保人數來看,參保人數為426人,應該是發行人曾經的主力企業,注銷后相關業務應該轉移到了發行人主體。
不過,對于卷入這起的嚴重污染環境案,發行人并沒有在招股書披露,涉嫌隱瞞相關信息。而早在2015年,彩蝶紡織還受到了當地湖州市環境保護局的處罰,處罰事由為該單位污水處理設施因生化系統不穩定,致生產廢水未經有效處理超標排放。
尤為注意的是,彩蝶實業由于對設備更新及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導致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年染整加工25,000噸高仿真新型紡織面料項目”實際產能存在超過環評批復產能的情形。不過,其招股書聲稱:彩蝶實業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間,不存在因實際產量超過核定產能而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的情形,沒有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糾紛以及其他環境違法行為,彩蝶實業超產能生產事項未對環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違反國家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但招股書同時還表示:如若未來主管部門根據新出臺的政策及指導意見等需要對報告期內公司超產情況進行重新評估,則可能存在發行人被主管部門處罰的風險
《電鰻財經》將繼續跟蹤彩蝶實業IPO進展,尤其是真環保還是假環保問題,將持續報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