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09:06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趙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截至2022年3月末,杉杉股份貨幣資金余額約56億元,另有四川眉山、云南安寧等負極項目資本支出計劃。寧波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較大,存在資金籌措無法及時....
????????《電鰻財經》 趙超/文
????????在陸續剝離租賃、儲能、光伏組件等非核心業務后,杉杉股份(600884.SH)將精力聚焦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兩大業務的發展。
????????進入2022年,杉杉股份加大鋰電池負極材料投資。在4月拋出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97億元的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投資計劃后,公司于2022年6月27日再度拋出總投資金額約50億元的投資計劃,擬用于建設年產四萬噸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兩項投資合計總額高達147億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杉杉股份業績均取得大幅增長。
????????持續大規模投資
????????2022年6月27日,杉杉股份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為進一步強化公司負極材料技術和產品領先性,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杉杉股份董事會同意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寧波市鄞州區投資建設年產四萬噸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簡稱寧波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約5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約37.5億元,主要來源為自籌資金和融資。
????????杉杉股份上述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規劃年產能1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2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預計2022年底開工),二期項目規劃年產能3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2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預計2024年底開工)。
????????在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消費者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快充性能、經濟性等主要指標均有更高期待。硅基負極材料結合了碳材料高電導率、穩定性及硅材料高容量等優點,是目前最具潛力的負極材料。2021年以來,硅基負極材料技術加速突破,目前已批量應用在高端3C數碼、電動工具領域,中信證券預計2026年硅基負極材料需求規模將達10萬噸。
????????杉杉股份稱,公司是目前全球少數可以批量化生產硅基負極材料的企業之一,該材料是未來市場重要的技術制高點和利潤增長點,上述項目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強化公司行業領先地位。
????????《電鰻財經》注意到,截至2022年3月末,杉杉股份貨幣資金余額約56億元,另有四川眉山、云南安寧等負極項目資本支出計劃。寧波項目計劃投資總額較大,存在資金籌措無法及時到位的風險。
????????2022年4月,杉杉股份發布公告稱,為持續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并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公司董事會同意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安寧設立項目公司并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簡稱安寧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97億元(不含流動資金)。該項目總建設期預計32個月,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規劃年產能20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6個月(自取得施工許可證起算),二期項目規劃年產能10萬噸,建設周期預計16個月(計劃自一期項目建設完成并取得相關施工許可后開工)。
????????根據EVTank預計,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TWH時代,并在2030年達到2661GWH,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6%。
????????杉杉股份安寧項目為集原材料加工、低溫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于一體的負極材料生產線。杉杉股份稱,安寧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公司強化一體化產能規模優勢,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水平,積極拓展海外客戶及快速響應其需求。
????????業績大幅增長
????????大規模投資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背后,是杉杉股份迅速增長的業績。
????????2022年一季度,杉杉股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76%至50.2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66.93%至8.07億元。當期,杉杉股份負極材料業務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3.44%至1.47億元,主要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負極材料業務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公司產品供不應求,負極材料產銷量和經營業績同比增長。
????????一季度,杉杉股份偏光片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季度杉杉股份非經常性損益1.92億元,同比增加1.71億元,主要系公司出售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取得相應投資收益。
????????2021年度,杉杉股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1.94%至206.9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3.2倍至33.3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18.85億元。在國家“雙碳”政策背景下,杉杉股份持續聚焦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兩大業務的發展。
????????杉杉股份鋰電池材料業務主要包括負極業務、電解液業務、正極業務。2021年,受負極產品單位盈利水平逆勢增即該產品銷量增長影響,公司負極材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64.42%;實現凈利潤6億元,同比增長182.87%。同期,公司電解液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9.59%至13.7億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杉杉股份鋰電池負極材料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負極。其中,硅基負極主要應用于高能量密度3C數碼、電動工具、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天然石墨主要應用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3C數碼、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以圓柱電池為主,人造石墨主要應用于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3C數碼、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
????????正極業務方面,杉杉股份向BASF轉讓正極業務子公司杉杉能源19.6438%的股權,并于2021年8月31日完成股權交割,公司對杉杉能源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9%,杉杉能源自2021年9月起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杉杉股份偏光片業務于2021年2月1日順利完成中國大陸交割,交割完成后呈現穩健良好發展態勢。2021年2月至12月,杉金光電實現銷量1.1億平方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9.44億元,實現凈利潤11.97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