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8 15:02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韋夏怡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年內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再添新例。入主諾安基金10年之后,大恒科技日前公告,擬以不低于10億元的價格出售所持有該基金20%的股權。...
年內基金公司股權轉讓再添新例。入主諾安基金10年之后,大恒科技日前公告,擬以不低于10億元的價格出售所持有該基金20%的股權。而據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7家基金擬變更5%以上基金公司股權及實際控制人,相關申請仍在等待批復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上市公司“出清”基金股權的同時,面對持續快速發展的公募基金行業,仍有券商等機構正積極布局。
大恒科技欲“出清”諾安基金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2月大恒科技從時任股東的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接手諾安基金20%股權,當時轉讓價格1.16億元。目前該事項正處于籌劃階段,后續還需進行審計、評估等論證程序。若此次股權成功轉讓,諾安基金第三大股東大恒科技將不再持有諾安基金任何股權。歷經十年,大恒科技該部分股權增值近10倍。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不排除諾安基金其他大股東接手這部分轉讓的股權。
除了諾安基金,今年以來亦有多家基金公司股權關系發生變動。經緯紡機6月14日公告,其子公司中融基金的創始大股東中融信托擬以不低于15.04億元的評估價格公開掛牌轉讓所持中融基金全部51%的股權,轉讓價格與評估價格持平。6月伊始,證監會核準了國開證券將其持有的國開泰富基金公司66.7%股權轉讓給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此次股權轉讓后,國開證券不再持有國開泰富基金公司的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部分公司股權轉讓可能是出于資金需求,當前公募基金的估值相對處于較好水平。一些中小基金的股東在經營、管理策略出現較大分歧時,容易發生股權變動。另外,像信托公司對基金的股權轉讓,考慮的因素也包括其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有限,部分信托公司利用募子公司業務通道募集資金也存在合規問題等。
來自證監會6月24日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顯示,基金管理公司變更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審批進展中,目前仍有17家等待批復。其中,東海基金、中海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的申請已經收到了第一次反饋意見;上投摩根、新華、泰達宏利等8家已經得到是否受理的決定;中庚基金、華夏基金、中歐基金等9家公司仍在排隊等待受理。
券商等積極布局公募股權
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目前有不少機構則看好并積極增持布局這一市場,其中不乏券商和外資。
國泰君安就擬進一步增持華安基金。今年3月,國泰君安公告從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受讓華安基金15%股權,其持有華安基金的股權比例將由28%上升至43%;5月24日,公司再度公告,擬以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所持有的華安基金8%股權。
6月15日,任職滿3年的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董事長周熙離任,也再度引發了市場對于公司股權轉讓進展的關注。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在經歷一系列股權變更后,摩根士丹利成功受讓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權,持有的股權份額升至44%,成為第一大股東;2020年5月,證監會核準摩根士丹利受讓深圳市中技實業持有的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股權。股權變更完成后,摩根士丹利持股比例上升為49%;2021年5月,華鑫股份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華鑫證券通過在上海聯交所公開掛牌轉讓其所持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36%股權給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受讓價為3.893億元。此輪股權轉讓批復后,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對于大摩華鑫基金的持股比例將達85%,從而實現絕對控股。摩根士丹利方面此前也強調,中國市場一向都是摩根士丹利全球發展戰略的重心,大幅拓展在華的證券與基金業務也將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
政策監管層面為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行業的服務水平,《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6月20日起正式實施,其中也進一步強化了對公募基金的股權規范管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分析指出,如經營牌照方面,《辦法》在繼續維持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不計入參股、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的情形,取消了一控不能再有牌的規定。“假設某證券公司已經控股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辦法》出臺后,它仍然可以通過其資產管理子公司取得公募牌照。此變化會影響同一主體在資產管理領域的戰略規劃與布局及資產管理行業的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