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09:0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先是Roblox,公司2月1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多項業務指標不及預期:預訂量為7.7億美元,低于華爾街預期的7.72億美元;每股虧損25美分,遠高于華爾街預期的1...
????????6月22日,受“大客戶Meta的元宇宙硬件/頭顯將放緩”消息,VR龍頭歌爾股份股價閃崩跌停。元宇宙在經歷2021年概念炒作后,2022年發展持續低于預期,波折不斷。業內人士表示,元宇宙有望引領未來20年的全球科技浪潮,但受制于技術發展,目前仍處于早期布局階段。
????????發展狀況低于預期
????????2021年,Roblox和Meta的橫空出世直接點燃了全球資本市場對元宇宙概念的關注。其中,Roblox是第一家把元宇宙寫入招股書的公司,2021年3月登陸紐交所的首日股價便大漲54%。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為Meta,再次把元宇宙概念推向新的高潮。微軟、英偉達、騰訊、百度、網易等公司也紛紛跟進。
????????不過,2022年以來,元宇宙發展進程卻持續低于預期。
????????首先是Roblox,公司2月1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多項業務指標不及預期:預訂量為7.7億美元,低于華爾街預期的7.72億美元;每股虧損25美分,遠高于華爾街預期的13美分;日活躍用戶4950萬人,低于華爾街預期的5050萬人。當日盤后,Roblox股價大跌15.28%。
????????無獨有偶。2021年第四季度,Meta營收同比增長20%,增速明顯放緩;每股收益同比降幅較市場預期翻倍,是2019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關鍵用戶指標不佳,遜于預期。同時,其今年第一季度營收再次低于華爾街預期,公司預計第二季度28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的營收同樣不及華爾街預期。
????????6月22日,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預測2022年Meta的VR/耳機出貨量下調25%-35%到700萬-800萬。他表示,訂單削減主要在2022年下半年,由于Meta降低了硬件投資以及經濟衰退的風險,并預測原定于2024年及之后的Meta耳機發貨將推遲。
????????元宇宙概念在國內火爆后,同樣沒有反映到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業績上。以中青寶為例,在2021年因為沾上元宇宙概念股價暴漲后,公司2021年年報中竟一次都沒有提及“元宇宙”。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3.55億元,同比增長20.86%;繼2020年虧損1.35億元后,2021年再次虧損4623萬元。
????????仍處于早期階段
????????在市場熱炒概念的同時,應該看到,元宇宙目前仍處于早期布局階段。
????????中信證券認為,元宇宙將引領未來20年的全球科技浪潮,成為人類數字化生存路上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科技系統化創新的載體和前沿。但其同時表示,元宇宙當前仍處于早期概念和營銷階段。受制于當前的技術進展,元宇宙的終局距離我們依然遙遠,可能需要20-3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在今年4月20日舉行的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涉足元宇宙領域的天下秀董事長李檬表示,元宇宙現在仍處于早期階段,這一階段有不少標志:缺乏硬件入口、缺乏清晰商業模式、還沒有一個玩家跑完一個閉環、所有平臺都處于試驗磨合階段等。從現有玩家來看,各平臺之間還沒有競爭關系。
????????不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元宇宙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全球算力總規模復合增速約32%,全球單AI芯片算力提升182倍,部分領域AI訓練成本下降90%以上,模型訓練時間顯著下降,AI在機器視覺和NLP領域的表現接近或超過人類水平。
????????同時,元宇宙也從一些領域逐漸破局。民生證券表示,在元宇宙各項核心技術中,虛擬人是邁向元宇宙的第一步。根據艾媒咨詢預測,2022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元,并有望帶動1866億元相關市場。其中,交互與人工智能是虛擬人最核心能力。
????????中信證券認為,未來3-5年,預計元宇宙發展將沿著基于手機和PC的內容創新、VR/AR等下一代科技硬件漸進式成長、元宇宙與智能汽車等計算平臺融合這三條主線展開。比如,“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開始在產品中融合VR和元宇宙應用,未來2-3年將成為元宇宙上車的探索期。
????????巨頭加快布局
????????面對元宇宙廣闊的發展前景,互聯網巨頭不斷加大布局。
????????據6月20日媒體報道,騰訊向其員工宣布正式成立“擴展現實”(XR)部門,該部門的任務是為騰訊建立包括軟件和硬件在內的擴展現實業務,并將成為該公司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的一部分。此消息再次引發了市場對于元宇宙的高度關注,A股元宇宙概念股聞風大漲。
????????2021年11月,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在業績交流會上公開回應對元宇宙的看法,“騰訊擁有大量探索和開發元宇宙的技術和能力,例如在游戲、社交媒體和人工智能相關領域。”今年3月,馬化騰表示,對于元宇宙,騰訊更多是從“數實融合”的角度看,而不是純虛擬的,比較關注全真互聯網的概念。
????????除騰訊外,百度推出元宇宙辦公社交應用“希壤”,并在其中召開百度AI開發者大會;網易推出沉浸式會議系統“瑤臺”,并亮相2022數博會;聯想集團推出Think Reality A3 AR智能眼鏡;字節跳動90億元收購Pico,整合公司的內容資源和技術能力,在產品研發和開發者生態上加大投入。
????????此外,各地積極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安徽、福建等地密集出臺涉及元宇宙、AR/VR的相關政策和文件。
????????比如,安徽省經信廳發布了《安徽省“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規劃》,將元宇宙列為新興業態創新工程之一。支持企業開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D引擎、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引導企業積極布局元宇宙新興業態,開展元宇宙平臺建設,加速數字技術融合賦能實體經濟。
????????6月16日,在2022年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上海市發布了元宇宙投資促進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產業規模將突破3500億元。方案指出,要瞄準元宇宙前沿技術、交互終端、數字工具等關鍵方向,充分激發需求牽引作用,深度開發商業、教育、文娛、醫療、智能制造、協同辦公等場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