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 18:09 | 來源:財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整體的大環境都不太平靜。
2022年整體的大環境都不太平靜,在頗為迷茫及困惑的心境下,有時通過閱讀的方式或許能夠獲得更多的啟發。作為鵬華基本面投資•讀書會首場線下活動的重磅嘉賓,同時也是金牛和晨星的雙料得主的固收名將劉濤,跟大家分享了他近期閱讀的書籍《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他提到書中有些核心理念,如:整個冷戰的結束并不是以意識形態的結束,整個地緣沖突就會逐步結束,更多會由七大文明之間的沖突產生的一些地緣上的摩擦與沖突。劉濤認為通過閱讀,借鑒作者的一些觀點及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當下形勢,以便更科學地制定投資規劃。
聚焦債市發展 把握市場格局及邏輯起點
復盤上半年的債市行情,劉濤指出今年以來整個盤面的震蕩較為明顯,究其緣由:第一,美聯儲的加息,該政策實際上包含了很多技術層面的操作,但核心點仍在于美國想要將之前因大放水導致的大通脹壓制下去,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這方面,下一步則需要注意是否會出現變盤點; 第二,國內經濟尚存一些壓力,仍處于區間震蕩的格局。尤其是2月份以后,全國也面臨了新一輪疫情的壓力,可能也對國內整個經濟形勢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宏觀方面的兩個重要變量聯合起來導致了股票權益市場持續承壓;而債市整體上,一方面面臨中國和美國利差美國收益率的上行,收益率面臨著上行的壓力,同時也面臨著經濟的下行壓力導致的收益率最終下行,所以,債券市場可能會持續震蕩。此外,匯率也因利差的變化,出現了比較快速的承壓。
若想真正把握市場,劉濤認為關鍵在于厘清政策格局及其邏輯起點,當下的格局是雙寬格局,即寬貨幣、寬信用,格局的起點大致在2021年6、7月份,當時那輪經濟的沖高逐步開始存在壓力,從7月份至今做了近一輪的寬松貨幣的降準。未來一個季度,如果信用超過貨幣的寬松速度,換言之銀行表內資金逐步開始往表外的池里流出,對于債市來講,則需要進行一定的防守及相應準備。
相較2020年的債市走勢、邏輯,2022年有何異同,劉濤也積極進行了思考、總結。他認為相同點在于:第一,消費層面,由于疫情的壓力,消費包括整個生產均受到較大的壓力,在消費方面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第二,基建和投資方面有所類似,黨和政府極具前瞻性,在這種狀況下仍是比較堅決、有效地推出一些基建,將整個經濟托底在一個較正常的區間之內。因此投資層面,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如國債、地方債通過債券發行來實現穩經濟、穩基建的目標,可能也會與當時的情況類似。
此外,劉濤表示不同點在于:今年在出口方面與2020年有本質區別。僅從數據看出口,2020年其實從7月份開始出口就出現了較明顯的V型反彈,出口為經濟貢獻了非常明顯的增量。對比2020年,2022年最大的不同點正是出口,今年相對來講壓力更大,因為反彈力度相應沒有那么大。相較2020年,2022年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大致都處于走平的狀況,出口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增量。因此,經濟整體上處于震蕩狀況,并且國家也在努力為經濟托底,相應的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也隨著經濟發展的趨勢,呈現震蕩態勢。
理性對待加息影響 或將促成“以我為主”的格局重塑
今年美聯儲的加息一直是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劉濤也針對該熱點進行了梳理和解析。他表示加息其實是多方博弈的結果,包括美聯儲鮑威爾主席及各位成員,也需要通過觀察美國的經濟、通脹和就業情況從而進行判斷。劉濤強調,在此過程中有以下幾方面需要重點關注:第一個觀察點,從大的經濟時點來看,如果美國在8、9月份出現了數據上的改變,那么6、7月份它的流動性收縮可能會處于一個比較尾端的高潮,對應會有一個加速度的操作,包括它的加息每個月至少有50個BP,或者是否出現75個BP的單月加息;第二個觀察點,要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縮表,正常平均算下來,每個月要縮950億資產,但5月份只縮了475億,6、7月份如果縮表逐步起來的話,美債可能存在最后一波的收益率上行,俗稱尾端殺跌,8、9月份會逐步進入到一個比較重要的觀察期,要看美聯儲鷹派的格調會不會逐步回歸到中性,甚至偏向中性偏鴿派的操作。所以,9月份第一周的聽證會和9月份中旬的FOMC會議,需要重點關注。
劉濤還提到,其實對于中國來講,今年的選擇階段性仍然具有一定壓力。2018年也曾出現過相類似的格局,由于中國階段性相對速度可能會比美國慢一些,同時美國的利率上行帶動國內匯率的壓力,傳導到國內的利率,在今年會比較直接或者可以說是傳導的效率可能會更高一些。可以看到,階段性對于國內央行是一種非常具有智慧性的選擇。每一個選擇的權重、力度是多大,如何將節奏控制好,以免出匯率風險,對于央行其實也是一種挑戰。
后續從央行操作來看,可能更多會將精力放到利率方面,階段性在關鍵點進行操作,劉濤表示自己相信央行能夠做出最優的選擇。之后,他還對未來的情況進行了研判,他指出在比較好的選擇之下,最終能夠達到的狀況是:大方向主攻利率,利率一旦穩定了,能夠為國內經濟的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也能為寬信用提供扎實的基礎,繼而將經濟逐步從相對速度、相對階段性落后的狀況,帶入到一個相對領先于美國的經濟速度的狀況,實現利差。即使美國利率比我國更高一些,但中國整體經濟增速又提升回來了,利率也會隨著經濟逐步提高,繼而通過一個經濟周期的實現,使得兩國利差再次回歸到一個比較合理均衡的水平,最終促成“以我為主”的格局重新形成。
不懼市場起伏 力求捕獲更多超額收益
近年來市場起伏不定,債券投資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劉濤始終有著自我清晰獨立的思考,并持續篤定前行。他認為在投資層面應該堅守初衷,保持真誠。他提到自己所堅持的投資價值觀,也會落實到每一次投資行動之中:在偏牛市的環境中盡量跟上市場,抓住機遇;在偏震蕩市和熊市時,盡可能為投資者獲取更高的超額收益目標。
基于此理念的指導,劉濤認為,第一個層面,首先就是要能夠比較精準、高效地,通過不斷完善的投資分析框架,充分把握市場的趨勢與拐點。他表示今年經濟整體上是震蕩市,對于債券市場而言也是個振幅比較寬的震蕩市,在此格局之下,不能過于冒進,這是對于第一個層面自上而下判斷的大的定調。
定調之后就需要考慮到第二個層面,劉濤提到,落實到操作上面,他會在每次判斷收益的低點和高點,或者在左側和右側的時候,盡可能在行情上漲的左側區域去逐步平均地兌現收益,以免出現從左側到右側的上漲拐點,突然遭遇比較明顯的下跌,這樣做對于凈值會有比較好的防守效果;其次,在行情展開的拐點情況下,他也會盡量在右側進行有較大把握的加倉或是加杠桿,從而規避底部狀態下,中間部分可能出現的一些波動。
一方面通過預判市場,實現自上而下的定調;另一方面保持穩健,做好防守,力爭更多回報。劉濤希望通過踐行價值理念,盡可能實現較穩健的凈值增長曲線,為投資者帶來更加良好的投資體驗,真正提升其投資的幸福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