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09:46 |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報告期內,公司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聚焦關鍵問題深入改革,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
3月30日晚間,中國中鐵公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新簽合同額27,293.2億元,同比增長4.7%;營收10,732.72億元,同比增長10.11%,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凈利潤304.7億元,同比增長11.82%;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0.6億元,同比增長19.3%。在世界500強排名躍升至35位,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021年,公司圍繞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主動發力,全面對接城市群、都市圈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繼續全面加大鐵路、公路、房建、市政等傳統優勢領域開發力度,在2021年國內大中型鐵路建設市場占有率達46.6%,持續保持國內第一;在5G、風電光伏、生態治理等新興領域承攬工程約440億元,港口航道、機場工程市場新簽訂單分別同比增長76.9%、54.6%,為公司推進“第二曲線”經營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礦產資源業務產能進一步釋放,全年銅金屬產量24.23萬噸,同比增長14.43% ;鈷金屬產量3222.93噸,同比增長25.57%;鉬金屬產量14955.15噸,同比增長87.8%。公司海外新簽訂單1517.1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居建筑央企之首;工業產品出口再創新高,盾構和掘進設備出口連續5年實現全球銷量第一。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手訂單45453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2%。在手訂單余額占收入的比例較高,約為2021年營業收入的4倍,為公司未來營業收入、利潤的穩定增長提供了保障。
報告期內,公司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聚焦關鍵問題深入改革,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持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全年完成193項年度重點任務,占全部任務的87%;完成高鐵電氣分拆至科創板上市工作,實現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深入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三家子公司入選國資委管理提升標桿企業,工程項目現金流自平衡管理入選標桿項目;重塑二級單位和工程項目考核分配體系,強化以業績貢獻決定薪酬水平的導向,首次啟動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13家科技型企業實施崗位分紅激勵,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
公司全面部署“十四五”科技創新工作,開展首屆實用技術創新大賽,加強實用技術成果推廣,實施的三大專項任務攻關取得世界領先成果;創新成果斬獲多項大獎,連續2年摘得中國專利金獎,盾構機、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產品等5項產品榮獲工信部 “制造業單項冠軍”;完成時速600公里以上高溫超導磁懸浮工程化系統實驗測試,“赤沙號”建筑構件裝配機器人填補我國裝配式建筑施工裝備領域空白,企業科研攻堅能力進一步提高。報告期內,中國中鐵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研發投入持續提高,全年研發投入247.5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2.32%,同比增長13.36%,全年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技術發明獎1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5項,獲省部級工法835件,授權專利7170項,其中發明專利1176項,PCT專利110項。
公司圓滿建成拉林鐵路、北京冬奧會設施、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赤壁長江大橋等一批重點工程以及京哈、張吉懷、牡佳等多條高速鐵路;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川藏鐵路這一重大世紀工程建設;深入實踐“一帶一路”倡議,印尼雅萬高鐵、孟加拉帕德瑪大橋等“一帶一路”重大工程穩步推進,中老鐵路在中老兩國領導人見證下通車運營;落實生態環保各項措施,積極參與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深度參與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投身多地疫情防控和抗震抗汛救災,充分展現了央企擔當。在實現良性發展的態勢下,公司積極回報股東。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人民幣1.96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48.49億元,同比增長9.6%,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占當年合并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7.5%,分紅數額再創新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