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08:2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2021年,中原證券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5倍,是公司收入增量主要來源。...
《電鰻快報》 趙超/文
作為河南省唯一法人券商,中原證券(601375.SH)于2022年3月26日展示了其2021年經營成果,在營收同比增速不足50%的情況下,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卻高達4.12倍,這一數據表現不可謂不靚麗。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2021年,中原證券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5倍,是公司收入增量主要來源。
此外,2021年度,中原證券省外分支機構營收同比增速、毛利率以及毛利率同比增幅,全面碾壓省內分支機構數據。
三大業務同比增速超100%
根據中原證券《2021年年度報告》,當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4.21億元、5.13億元、4.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2.46%、392.04%、412.27%。
證券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信用業務、投資管理業務、期貨業務是中原證券主要業務構成。2021年度,公司自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5.78億元、6.19億元、2.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5.61%、245.9%、154.7%,增速位居公司上述業務中前三位。
2021年,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進程放緩,上證綜指上漲4.80%,深證成指上漲2.67%,創業板上漲12.02%。股票市場方面,市場結構分化較為嚴重,新能源及周期漲板塊幅居前。債券市場方面,年初受通脹預期擔憂等因素影響,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行。自營交易中,當期中原證券在權益投資方面,主要圍繞定向增發、股票權益自主投資和委托投資三方面開展。特別是在定向增發投資方面,公司深入個股及行業研究,實現了投研互動,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
固定收益方面,中原證券利率債券投資逐步擴大國債期貨、利率互換交易量,增加了現有利率債投資收益;債券銷售業務通過提升市場交易能力,增加地方債在團數量,債券銷售收入實現較高增長;可轉債完善業務投資體系,根據市場行情變化選取投資標的,可轉債投資收益較去年大幅提升。
2021年隨著注冊制的深入推進和北交所的設立、資本市場的持續改革為投行業務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機遇。同期,滬深兩市共有483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募集資金5351.46億元,同比增長13.87%。上市公司再融資募集資金1.25億元,同比增長8.22%。北交所首發募集資金75.22億元,新三板募資合計259.68億元,同比增長11.82%。各類機構發行債券總額同比增長8.56%至61.75萬億元。
上述利好下,中原證券2021年完成IPO主承銷項目共13 單(含2 單聯席主承銷項目),上市公司再融資主承銷項目6 單,已過會待發行IPO主承銷項目3單,滬深兩市股權主承銷金額全年累計110.83億元,同比增長24.95%。截至2021年報告期末,公司IPO項目主承銷收入排名第16名,IPO主承銷家數排名第15名,股權承銷及保薦總收入排名第18名,IPO主承銷金額排名第19名。
中原證券稱,2022年公司投行業務將持續深耕河南市場,提高省內市場占有率,對接省內大型國企、上市公司及優秀民企的業務需求,提供“一企一策”針對性服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投資管理業務,2021年,中原證券資產管理總規模37.37億元。其中,集合資產管理計劃7支,管理規模32.44億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1支,管理規模0.53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2支,管理規模4.39億元。
省外毛利率遠超省內
目前,中原證券在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深圳等省會城市及核心城市,河南省內各省轄市和發達縣(市)設有分支機構110多家,擁有股權中心、中原期貨、中州藍海、中鼎開源、中州國際等子公司,探索實行投行保薦企業上市、投資跟進和投貸聯動的“三位一體”服務模式。
《電鰻快報》注意到,中原證券是河南省唯一法人券商,河南資本市場發展的主體。值得注意的是,中原證券2021年收入增幅主要來自省外。根據公司年報,2021年,公司省內分支機構、省外分支機構收入分別為8.31億元、6.6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43%、223.15%。
同期,中原證券省內分支機構、省外分支機構營業成本同比增長分別為7.95%、-5.13%,這一數據的變化,讓公司2021年中原證券省內分支機構毛利率同比減少3.25個百分點至36.63%,省外分支機構毛利率同比增長93.27個百分點至61.24%,全面碾壓省內機構表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