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10:3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譚一凡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商所企風計劃”起源于2015年,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已成為大商所的重點品牌工作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抓手,目前涵蓋場內期權、場外期權和基差貿易等...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開始嘗試衍生品避險新模式。記者在2月25日舉行的“2021年大商所企風計劃總結與表彰會議”中了解到,2021年“大商所企風計劃”項目規模、覆蓋范圍及參與企業數量均創新高,15個優秀項目和10家優秀期貨公司獲得表彰,在企業探索風險管理新模式、服務“三農”和服務實體產業健康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
“大商所企風計劃”起源于2015年,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已成為大商所的重點品牌工作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抓手,目前涵蓋場內期權、場外期權和基差貿易等三大類衍生業務模式。
大商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程偉東在會上表示,過去一年來,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大商所緊密圍繞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大局,全面推動包括“企風計劃”在內的各項市場建設與服務工作,助力實體企業穩健經營。2021年“大商所企風計劃”累計開展154個項目,項目數量同比增長157%,覆蓋大商所15個期貨和8個期權品種,項目數量及覆蓋面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2021年“大商所企風計劃”的成果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首次參與的企業占比高,試驗田作用見成效。165家參與計劃的企業中,首次參與企業占比達到86%,為企業豐富生產經營模式、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搭建了實踐平臺,推動眾多企業邁出應用衍生工具服務穩定經營的第一步。二是精準深入企業相關經營環節,期現結合效果良好。市場主體堅持套保底層邏輯,針對原料采購、庫存、產品銷售等環節落實風險管理操作,期現結合核算效益,項目累計實現穩定綜合收益約6400余萬元。三是期貨公司發揮專業能力,項目質效不斷提升。場內期權項目企業風險可控、場外期權項目定價合理、基差項目風險鎖定充分,同時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期貨公司的服務能力和專業研發能力,利用“大商所企風計劃”的平臺打造出更多高質量的項目,為期貨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此次獲獎項目的參與企業之一,益海嘉里(白城)糧油期貨部經理李海表示,多年來糧食、油脂類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公司在參與“大商所企風計劃”后,合理利用玉米期權對玉米采購進行套期保值,取得了極好的效果。目前集團內多家單位正在積極學習充分利用期貨工具為公司經營保駕護航,以期現結合的方式實現業務拓展。
據介紹,2022年“大商所企風計劃”將進一步擴大支持范圍和力度,服務范圍拓展至大商所全部期貨、期權品種,取消單個期貨公司項目數量限制,項目預計支持資金將達到1億元。同時,持續優化項目運行管理,全年項目結項次數增加至3次,進一步便利市場主體參與,并鼓勵期貨公司為企業設計更加靈活多樣的產品策略。此外,強化項目質效把控,激發期貨公司動能,暢通與期貨公司和參與主體的交流,推動期貨公司建立健全項目內部管理機制,落實責任到人,全面提升項目運行質量和實施效果。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關系日益復雜,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強。”程偉東表示,大商所將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進一步加強對產業企業的培育和支持,與市場各方攜手共建高質量的衍生品市場,助力產業企業在有效的風險管理中行穩致遠,切實服務好國家保供穩價大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