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 15: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公教育的農歷新年不好過。1月29日,中公教育披露的2021年預報顯示,該公司預計2021年營收69億元—73億元,同比下降38.41%—34.84%;凈虧損20億—24億元,2020年盈利23.04...
《電鰻快報》文/高偉
隨著一聲聲“新春快樂”的祝賀聲,虎年已經“虎步生威”走近我們。《電鰻快報》特意盤點了剛剛過去的牛年基金重倉股表現,發現牛年最“熊”重倉股是頗具爭議的中公教育,而這只最熊股票卻得到興證全球基金旗下4只基金的垂憐。
興證全球基金這4只基金還在等待著什么?緣何把中公教育還當成香餑餑?
巨虧超20億元股價狂跌80.18%
中公教育的農歷新年不好過。1月29日,中公教育披露的2021年預報顯示,該公司預計2021年營收69億元—73億元,同比下降38.41%—34.84%;凈虧損20億—24億元,2020年盈利23.04億元,同比下降186.79%—204.15%。中公教育業績變臉,系業務收款不及預期、學員退費快速增長、業務收入大幅下滑以及營業總成本高位增長。
中公教育面臨著多事之秋:剛剛過去的一年,公考“熱”但參培“冷”,中公教育剛剛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預報也印證了此點,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度培訓業務收款190億元—210億元,同比2020年度的239.47億元下降20.66%-12.31%。中公教育對此做出兩點解釋:一方面,受經濟環境和疫情沖擊,學員培訓消費傾向保守,高端付費培訓意愿降低,行業市場整體收縮;另一方面,受2020年大幅擴招的影響,2021年省考、事業單位、教師等公司的核心培訓項目的招錄人數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以及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的考試招錄時間提前或取消,導致市場培訓需求下降,長線培訓課程產品減少。
中公教育還表示,2021年度退費快速增長也是公司虧損的原因之一。據披露,公司協議班整體退費金額和退費率在2020年快速上升,其中2019年度退費比率44.14%,2020年度退費比率46.54%,2021年前三季度退費比率 65.81%,2021年度則疊加2020年退費跨年度周期影響,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退費2021年全年發生學員退費140億元-160億元,較2020年度的100.09億元增長39.87%-59.86%
業績大幅下挫,股價也出現同步“腰斬”。
據《電鰻快報》觀察,2021年2月18日至2022年1月28日,中公教育股價從33.3元,降至最新收盤價6.60元,區間漲跌幅為-80.18%,振幅為110.03%,期間換手率為588.58%。
興證全球基金林國懷心存僥幸
作為一只預虧超20億的股票,公募基金完全可以避開的。不過,卻有基金不信邪,逆勢持有,顯得特別“另類”。
《電鰻快報》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中公教育進入4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內,從明細看均是興證全球基金旗下的混合型FOF基金。數據顯示,4只基金合計持有中公教育300.00萬股,季度持倉減少了672.12萬股;4只基金的持股總市值2148.00萬元,持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0.10%,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資市值比3.05%。
具體來興全優選進取三個月持有(FOF)A、興證全球安悅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興證全球優選平衡三個月持有混合FOF去年四季度均新進持有89.00萬股,持股市值均637.24萬元,持股市值占凈值比分別為0.15%、0.10%、0.09%;興全安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則新進持有該股33.00萬股,持股市值占凈值比0.08%。
《電鰻快報》注意到,興全優選進取三個月持有(FOF)A、興證全球優選平衡三個月持有混合FOF現任基金經理均是林國懷、丁凱琳,兩人均是“名將”。天天基金網顯示,林國懷是五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3年又6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285.66億(9只基金);丁凱琳也是五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1年又52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157.34億(5只基金)。興證全球安悅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興全安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則均由林國懷獨自管理。
打開基金最新季報,我們一探究竟。
“一般情況下,本基金的權益資產倉位在中樞附近且穩定,風格上也相對均衡,但今年(2021年)以來市場出現了較大程度的分化,部分行業或風格的估值水平處于歷史極高位置,投資者情緒非常高漲,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我們在倉位和風格上都進行了適度的偏離,希望通過持有性價比更優的資產獲取更加穩定的收益。”林國懷在興全優選進取三個月持有(FOF)A季報中表示,未來隨著市場逐漸趨于理性,該基金也將逐步把組合調整到一貫的思路和策略,恪守“進取策略”的產品定位、“均衡”的風格配置和“略偏左側”的交易模式,通過積極挖掘市場上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的投資機會不斷增厚組合收益,從而努力將本基金呈現為“相對穩定的‘貝塔’和相對確定的‘阿爾法’特征”。
虎年開啟,中公教育全面啟動2022年度的經營提振計劃,通過全面調整產品結構、內部優化降本增效、阿米巴經營改革、線上與線下加速融合、職教新業務快速布局等五方面措施。《電鰻快報》認為,除了疫情反復、導致中公教育線下授課停擺等客觀因素外,如何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內部人員架構和線下網點,其成效都需時間檢驗。我們期待,中公教育能不辜負興證全球基金林國懷的期望,業績與股價能出現奇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