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07:5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力生制藥在公告中表示,首先,面對新冠疫情和行業變革的影響,該公司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壓縮各項可控費用支出,2021年度...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力生制藥(002393.SZ)的凈利潤預計增長超過10倍,可見該公司的“降費”效果顯著。近年來,力生制藥的研發費用率遠低于銷售費用率,其業績表現并沒有明顯提升。
“降費”致業績大增
1月21日晚間,力生制藥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1.4億元,同比增長1176%-1525%;預計同期扣非后凈利潤為1.06億-1.37億元,同比增長4309.13%-5598.6%。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力生制藥在公告中表示,首先,面對新冠疫情和行業變革的影響,該公司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壓縮各項可控費用支出,2021年度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均大幅下降。其次,上年度該公司終止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項目,對相關資產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5,815萬元,受該因素影響,上年度凈利潤基數較低。
力生制藥業績能大幅增長要歸功于該公司降費效果?!峨婗牽靾蟆纷⒁獾?,2021年前三季度力生制藥的銷售費用為2.6億元,同比下降了26.7%;同期管理費用為7899萬元,同比下降了4.8%;同期財務費用為-5620萬元,上年同期為-2581萬元。
由此可見,該公司2021年的各項費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費用的下降導致該公司營收和凈利潤走勢分離。2021年前三季度力生制藥的營業收入下降了8.71%,同期凈利潤卻增加了23.43%。
從“增收不增利”到“增利不增收”
半年報顯示,力生制藥及其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化學藥片劑、硬膠囊劑、滴丸劑、凍干粉針劑、水針劑、原料藥等產品的生產銷售。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有70.34%的收入來自片劑,9.97%的收入來自膠囊,16.4%的收入來自針劑,3.29%的收入來自其他。
2010年力生制藥登陸A股市場,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63億元、1.79億元和0.02億元。可以看出,近年來力生制藥的業績增長乏力。
《電鰻快報》注意到,與2021年的情況不同,從2015年開始該公司一直是增收不增利。除了2020年業績受疫情影響下滑幅度較多外,從2015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7.75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6.15億元,但是同期歸母凈利潤僅從1.14億元增加到1.88億元。由此可見,該公司的凈利潤增長明顯落后于營業收入增長。
從“增收不增利”到“增利不增收”,力生制藥到底經歷了什么?2020年力生制藥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了29.37%;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了95.42%。對于業績大幅下降,該公司的解釋是,第一,受新冠疫情影響,其次因為該公司終止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項目,將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約6000萬元,該項減值損失計入2020年度合并損益。
面對乏力的業績增長,力生制藥的董事長曾公開表示“公司將加大研發力度,將向高端制劑及產品領域轉型升級”。然而,近年來力生制藥的研發費用率卻再下降,該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研發投入金額為1.23億元和7670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64%和6.72%。
從2015年至2020年,力生制藥研發費用率為4.29%、7.58%、9.93%、6.27%、7.64%和6.72%,研發投入占比并沒有明顯提升。而且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人員數量出現了大幅減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銷售人員的薪酬是研發人員薪酬的兩倍多,“重營銷,輕研發”的特點明顯。從2015年至2020年,力生制藥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7.14%、29.85%、32.68%、35.69%和36.87%,明顯高于研發費用率。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7898萬元,同比增長了34.6%。
盡管銷售費用居高不下,但近年來力生制藥的銷售凈利率在逐年下降,從2015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分別為14.74%、13.65%、11.35%、12.3%和11.65%,2020年該數據僅為0.76%。
從2021年年初至2022年1月21日收盤,力生制藥的股價上漲了1.77%,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13.3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