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08:3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陳芳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規劃》提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街區,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創新企業和重點項目,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智慧導覽等...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從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體系等方面擘畫未來5年旅游業的發展藍圖。
“《規劃》體現了全方位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路,有五個突出特點:一是突出以人民為中心;二是突出文旅融合發展;三是突出創新驅動;四是注重綜合功能發揮;五是注重生態優先。”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規劃》提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國內旅游蓬勃發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進,旅游業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明顯增強,旅游強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規劃》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一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互聯網+旅游”,推進智慧旅游發展。二是優化旅游空間布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建設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三是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保護傳承好人文資源,保護利用好自然資源。四是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激發旅游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旅游+”和“+旅游”,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五是拓展大眾旅游消費體系,提升旅游消費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六是建立現代旅游治理體系,加強旅游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文明旅游。七是完善旅游開放合作體系,加強政策儲備,持續推進旅游交流合作。
“《規劃》的任務重點是從供給側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把數據、科技新要素驅動的旅游業創新發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唐曉云表示。
在相關措施方面,《規劃》提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街區,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創新企業和重點項目,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發展沉浸式互動體驗、虛擬展示、智慧導覽等新型旅游服務,推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旅游場景化建設。提升旅游景區、度假區等旅游重點區域5G網絡覆蓋水平。
《規劃》還要求,加快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以及5G、北斗系統、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普及,以科技創新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大力提升旅游服務相關技術,增強旅游產品的體驗性和互動性。
文旅融合發展是旅游業發展的大趨勢。《規劃》提出,要打造新興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和示范城市,支持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增強旅游休閑功能等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舉措。要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
相關市場主體應如何適應旅游業發展的大趨勢?唐曉云分析稱,企業要加強對新形勢和發展環境的戰略研判,圍繞國家戰略布局,聚焦市場需求,加強在品質化景區和度假區建設、城市休閑、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領域的深化拓展,創新產品和服務,延伸產業鏈條。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