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09:0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萬鈞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對比發現,總體來看,上港集團去年利潤指標增幅遠遠超過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
《電鰻快報》文/李萬鈞
當前資本市場活躍的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拿出優質資產分拆上市的案例屢見不鮮。已經整體上市16年的上港集團(600018.SH)也安耐不住了。
《電鰻快報》注意到,1月13日晚間,上港集團披露2021年業績預增、籌劃子公司分拆上市等利好。該公司去年各項利潤指標增幅遠超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74.5%。該公司擬分拆上市的上海錦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錦江航運”),是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控股100%的子公司,錦江航運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就達到9.03億元,最近三年一期實現凈利潤合計19.67億元。
整體上市16年 2021年凈利潤預增超七成
《電鰻快報》對比發現,總體來看,上港集團去年利潤指標增幅遠遠超過業務規模和營業收入。
據業績快報,上港集團2020年和2021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5.1億噸、5.3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4350.3萬標準箱、4703.3萬標準箱。該公司2021年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43.8億元,同比增長31.6%;預計實現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加74.5%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7億元,同比增加81.5%左右。
此外,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的同比增幅均超過六成。
上港集團在公告中分析了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該公司2021年通過優化生產組織、挖掘發展潛力,母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實現較大增長,港口主業利潤貢獻穩步提升。二是其控股及參股的相關航運公司預計利潤大幅增長。三是,其子公司上港集團瑞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上港集團瑞祥房地產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房產銷售利潤有所增長。
《電鰻快報》查閱公開信息發現,上港集團是上海國資委實際控制企業,該公司于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全國首家整體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業。該公司上海地區下轄分公司11家及內設機構3家,二級(全資及控股)子公司32家、參股企業16家。
上港集團是上海港公共碼頭運營商,主營業務分四大板塊:集裝箱碼頭業務、散雜貨碼頭業務、港口物流業務和港口服務業務。目前,上港集團已形成了包括碼頭裝卸、倉儲堆存、航運、陸運、代理等服務在內的港口物流產業鏈。
目前,上海國資委持有上港集團26.38%的股份。
擬分拆錦江航運上市 三年一期凈利潤近20億元
1月13日上港集團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籌劃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議案》,同意籌劃錦江航運分拆上市事宜。
接下來,上港集團及錦江航運管理層將啟動分拆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包括可行性方案的論證、組織編制上市方案、制定和實施相關資產和業務的重組方案、制定和實施股份制改造方案、簽署籌劃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協議等。分拆方案還需要提交上港集團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
獨立上市意味著將“航運”業務置于獨立資本平臺上獨立融資,上港集團做大航運業務的野心凸顯。
上海錦江航運成立于1983年3月24日,股權結構上,上港集團直接持有該公司98%股權,上港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持有剩余2%的股權。
據披露,錦江航運主要從事國際集裝箱運輸、航運專業服務和航運物流業務。該公司在國際集裝箱運輸主業的基礎上,同步拓展國際船務代理、國際貨運代理、航運人力資源管理、船舶和集裝箱租賃業務等航運專業服務,不斷深化航運物流板塊,建設綜合物流基地和集裝箱中轉中心。
從財務數據上看,錦江航運也是個金缽缽,該公司營業收入穩健,盈利能力和成長則十分突出。
該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9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93億元、35.06億元、33.98億元和34.48億元,實現凈利潤
2.71億元、3.95億元、3.98億元和9.03億元。其中,三年一期的凈利潤合計19.67億元。
盈利豐厚,營收穩健,分拆上市似乎穩穩的。《電鰻快報》將持續關注錦江航運分拆上市事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