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09:1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郭倩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十四五”時期,面對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農業等行業發展,以及家庭服務、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養老助殘、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需求,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機器人產業迎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規劃將著力點放在提升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上,加快解決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推動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
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十三五”時期,我國機器人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從規模上看,2016年至2020年,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從技術和產品上看,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關鍵技術和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經覆蓋汽車、電子、冶金等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在倉儲物流、教育娛樂、清潔服務、安防巡檢、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規模應用。
????????與此同時,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創新有序推進,整機研發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應變能力和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一定差距。王衛明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技術積累不足,原創性研究、理論研究、正向設計能力欠缺;產業基礎薄弱,關鍵零部件質量穩定性、可靠性等還不能滿足高性能整機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載等高性能整機產品供給缺乏。
供給和需求兩側“雙向發力”
????????《“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立足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技術、規模、應用、生態等方面提出發展目標。
????????規劃明確,到2025年,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至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表示,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從供給和需求兩側“雙向發力”。具體而言,一是著力夯實產業基礎,加強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檢測認證能力;二是著力增強產品供給,面向重點行業需求,集聚優勢資源,推進高端機器人產品研制,拓展機器人產品系列和種類,提升性能、質量和安全性;三是著力拓展市場應用,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組織產需精準對接,推進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開發,加快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推廣;四是著力優化產業生態,支持機器人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創新、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針對機器人產業基礎薄弱問題,王衛明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加快提升機器人產業基礎能力,進一步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檢測認證能力。其中,將重點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提升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開發機器人控制軟件、核心算法等,提高機器人控制系統的功能和智能化水平。
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
????????面向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需求,《“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將大力開展“機器人+”應用行動。
????????汪宏表示,“十四五”期間,將面向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需求,深耕行業應用,拓展新興應用,做強特色應用。在已形成較大規模應用的領域,例如汽車、電子、機械、倉儲物流、智能家居等,著力開發和推廣機器人新產品,深入推進智能制造、智慧生活。在初步應用和潛在需求比較旺盛的領域,例如礦山、農業、電力等,結合具體場景,開展試點示范。在特定細分場景、環節及領域,形成專業化、定制化解決方案并復制推廣。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表示, “十四五”時期,面對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農業等行業發展,以及家庭服務、公共服務、醫療健康、養老助殘、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需求,將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的創新及應用,推動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例如,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面向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焊接機器人,面向半導體行業的真空(潔凈)機器人,面向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協作機器人等。在服務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果園除草、精準植保、采摘收獲等農業機器人,采掘、巡檢等礦業機器人,手術、護理等醫療康復機器人,包括講解導引、配送在內的公共服務機器人。在特種機器人方面,重點研制水下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危險環境作業機器人、衛生防疫機器人。
????????“我們將鼓勵骨干企業聯合開展機器人協同研發,推動軟硬件系統標準化和模塊化,提高新產品研發效率;推進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提高機器人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宋曉剛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