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14:2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一只混合型基金產品,農銀創新成長基金將以靈活的倉位挖掘投資機會,如傳統行業中運用科學技術對企業發展產生良性影響的企業,通過科學技術對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進...
中國經濟將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質量增長階段,未來投資怎么投?11月15日起,農銀創新成長混合基金(代碼:011314)開始發行,該基金將聚焦相關行業的投資機會,分享中國優質企業的創新成長。據了解,擬任基金經理谷超擬自購100萬元,與投資者風險共擔,顯示出他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作為一只混合型基金產品,農銀創新成長基金將以靈活的倉位挖掘投資機會,如傳統行業中運用科學技術對企業發展產生良性影響的企業,通過科學技術對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進行創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等。按照這一邏輯,互聯網技術、信息產業、電子、傳媒、通信、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興消費、國防軍工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將是重點投資板塊。
從全市場來看,創新成長主題過去三年表現突出,中證新興產業指數近三年增長率為69.88%,同期大幅跑贏上證指數(25.34%)、滬深300(40.57%)等寬基指數。(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1年9月29日,指數歷史增長率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從成熟市場來看,美股過去十年大牛市中,科技公司貢獻巨大,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遠超標普500,這主要是因為科技創新帶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提升。
擬任基金經理谷超,他本碩畢業于清華大學,具有9年證券研究經驗。歷任公募基金TMT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深耕科技和新興消費領域的投資研究,對商業模式和競爭壁壘較為重視,擅長挖掘商業模式好、具備長期競爭優勢和成長能力的優質企業,現管理農銀尖端科技混合和農銀信息傳媒股票基金。
針對未來中國市場投資機會,擬任基金經理谷超認為,科技創新是社會生產力提升的核心驅動力,未來可投資的主線日漸清晰:首先是人工智能,政策端來看,2016年人工智能寫入中國“十三五”規劃綱要,2017年人工智能寫入十九大報告,最近幾年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政策層出不窮,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其次是能源革命主線,在顛覆式創新大局下,中國優質企業更有機會彎道超車,重點關注新能源車、儲能與光伏等行業。第三是受益于醫療保健行業需求受益于老齡化及消費升級,供給端受益于創新驅動和國產替代,醫藥行業成長空間巨大。
2021年7月底,公募基金的整體管理規模突破2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基金越來越受到投資者認可,尤其是在結構性行情中更能顯示專業投資能力。(來源:中基協)農銀匯理基金權益投資業績出眾,最新海通證券數據顯示,農銀匯理權益類基金近兩年收益率為187.98%,位居全行業第一名,最近三年以207.12%收益率位居行業第三。(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21年9月30日)基于優秀的投資管理能力和旗下產品出色業績,農銀匯理2021年榮獲由三大證券報頒發的四項權威大獎,實現重磅公司類獎項的大滿貫。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