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08:4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稱,隨著“雙減”政策落地,部分教培機構出現了利潤快速下滑。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10月26日晚間,學大教育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學大教育實現營收5.70億元,同比減少10.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6600.61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390.92%。
業內人士稱,隨著“雙減”政策落地,部分教培機構出現了利潤快速下滑。
單季虧6600萬元
10月26日,學大教育(000526)發布了三季報,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學大教育實現營收21.52億元,同比增加1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477.67萬元,同比增長47.19%。然而,第三季度卻出現了虧損,當季營業收入5.7億元,同比減少10.77%;凈虧損6601萬元,較去年同期擴大390.92%。
截至2021年9月30日,學大教育總資產為44.64億元,負債合計34.68億元,負債率77.69%。
學大教育表示,因公司在學科類教育產品的培訓時間、培訓收費等方面受到“雙減”政策影響,2021年7月-9月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有所下降。學大教育將密切關注職業教育類、素質類等行業形勢變化,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經營策略,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布局,積極探索和拓展業務增長點,以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學大教育在財報中提到,因政策要求于2021年底前完成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營轉非”工作,隨著相關文件陸續發布以及公司未來業務開展需要,公司對K12體系及教育相關上下游業務產業的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民辦非企業單位、營利性培訓學校的投資計劃和投資額度等進行陸續優化和調整。
《電鰻快報》注意到,學大教育近期頻繁對外披露轉型進展。10月,學大教育全資子公司北京學大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物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北京靈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雙方在繪本館領域的業務經營和綜合管理平臺,探索“AI+教育”方向;10月21日,學大教育與達內教育宣布結成長期深度業務戰略伙伴關系,將在線下學習中心非學科業務上展開合作,包括成人職業教育、青少年編程和智能機器人教育,以及相關的科創賽事、游學營地等。
股價15個月跌76%
對于學大教育來說,更大的沖擊是股價的持續下跌。
據《電鰻快報》觀察,2020年7月22日至2021年10月26日,短短15個月的時間,學大教育股價從89元跌至21.05元,股價累計下跌76.35%。
從最新披露的股東變化情況看,十大流通股東中,廣州市盈睿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御天元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華富成長趨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為新進流通股東。另外,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瑞思三年封閉運作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啟欣混合型證券投資基持股有所增加,截至三季度末分別持股195.27萬股、150萬股,而在二季度末分別持股130.38萬股、114.17萬股。
在股價低迷前提下,機構股東并未嫌棄,而是不斷增持。
有券商分析認為,學大教育是目前教育公司中少有的完成定增、在手現金充裕的公司,有利于公司支撐過行業寒冬;其60%收入來自高中,盡管雙減政策此前指出“高中要參照K12階段執行”,但從目前分地區管控力度來看,執行尚不明顯;另外,10月12日的職業教育意見推出,意味著職業教育偏暖政策的開始。
隨著機構的不斷進駐,學大教育會否迎來第二春?我們拭目以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