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12:4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平安積極發揮自身保險、醫療和科技等優勢,參與到抗疫中去。為了幫助政府快速對市民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基層員工黨員紛紛請戰,主...
5月底,廣州、佛山等地發生新冠疫情,一時間大家緊繃起神經。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平安積極發揮自身保險、醫療和科技等優勢,參與到抗疫中去。為了幫助政府快速對市民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平安健康檢測中心的基層員工黨員紛紛請戰,主動申請到抗疫一線,逆行向前,成為抗疫路上的一支生力軍。
30度高溫,與病毒賽跑
5月29日,廣州突發本土新冠疫情,病毒的傳染力和傳播速度快,情勢危急。只有與時間賽跑,迅速找出感染者,才能切斷病毒的傳播,阻止疫情的擴散。
為此,廣州市迅速啟動了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為了助力抗疫進行全面核酸檢測篩查,作為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廣州中心的護士和黨員的申倩倩沒有退縮,她主動報名參加核酸檢測工作。
5月30日,申倩倩來到了越秀區流花街道,支援全員核酸采樣工作。
此時廣州已經是30多度的高溫天氣,在室外即使是身著短袖,也常常是汗流浹背。而作為核酸采樣的醫務工作者,申倩倩必須全程穿著防護服。防護服的密閉性,可以有效阻隔病毒,但是同時也阻隔了空氣的流通,讓人如同置身在“桑拿房”中一樣。
但想到核酸采樣對于疫情防控的意義,作為黨員的申倩倩沒有任何怨言。她所分配到的小區比較老舊,沒有電梯,居民也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居多。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申倩倩也顧不上炎熱的天氣和烈日,穿著悶熱的防護服,一級一級爬樓、挨家挨戶敲門采樣。
由于長時間高溫、高強度工作,在穿著防護服連續作戰超過12小時后,申倩倩出現了缺氧悶熱導致的頭痛情況。在堅持完成工作坐下來休息時,她出現了中暑癥狀。還好同事急事叫來救護車,將她送到了門診治療。
在深夜完成輸液后,申倩倩只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她又主動請戰,出現在核酸檢測現場。
“支援疫情防控,親手付出努力,我才能安心。”在申倩倩看來,她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也是一名黨員。面對疫情需要沖鋒先一線,這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更是一名黨員的使命。
逆流而上,做好疫情“偵察兵”
核酸檢測能力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去年武漢疫情爆發后,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好醫醫學檢驗實驗室被列為湖北省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第三方機構。
看到當時疫情的嚴峻形勢,作為平安好醫醫學檢驗實驗室和黨員的艾云珊,主動提前結束了休假,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加入到一線抗“疫”的隊伍中。
由于當時核酸檢測的任務重,而人員、設備、場地和防護物資都有限。為了提升檢測效率,同時節省防護物資。她每天穿防護服不間斷工作8-12個小時,期間甚至沒有喝一口水,沒有去一次衛生間。
長時間身著防護服、佩戴護目鏡等,導致臉上出現壓痕、眼前出現霧氣、身上的悶熱,但為了按時保質完成新冠標本檢測工作,她也早已適應這些。
當時除了超負荷完成新冠標本檢測,她還要承擔實驗室基礎數據維護,并協助中心IT人員與各合作醫院和機構檢驗項目對接工作。
雖然艾云珊并不是奮戰在一線病房,但是在清冷密閉的實驗室里,她一樣與病毒直接進行著正面交鋒。開蓋、離心、加樣、裂解……每一次病毒標本的檢測看似瑣碎尋常,背后卻暗藏危險。一旦操作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自己甚至是身邊的同事被感染。他們和一線的臨床醫生一樣,都是在直面病毒,與病毒做著正面的較量。
疫情期間,艾云珊和同事們一起爭分奪秒,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在疫情期間近3個月的時間里,她未曾回家和休息,每天檢測的標本少則幾百,多則上萬。看似簡單數字背后,是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的辛勤付出。
“每天檢測這么多病毒樣本,說不怕是不可能的。”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艾云珊表示,但想到那么多臨床醫務人員直面確診患者,在前線拼命,他們這點風險也不算什么。作為一名黨員,只有發揮好病毒檢測的“偵察兵”能力,才能為疫情防控提供準確的“情報”,助力抗疫的勝利。
如今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要徹底打贏疫情防控的攻堅戰,還需要繼續努力。不過有了眾多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沖鋒在前,中國也必將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