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08:1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注意到,2021年華潤三九實現營業收入40.8億元,同比增長了29.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2.95%和3...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華潤三九(SZ.000999)發布兩則利好消息:子公司國家集采擬中選和新藥獲藥監局注冊證。今年第一季度華潤三九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在后疫情時代,該公司的業績高增長似乎正在恢復。
一季度業績大增 集采中標帶來增長機遇
6月24日,華潤三九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眾益制藥的藥品注射用頭孢唑林鈉(0.5g)、全資子公司九新藥業的藥品注射用頭孢他啶(1.0g)擬中選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聯合采購辦公室組織的第五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
當天,該公司還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華潤九創醫藥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關于示蹤用鹽酸米托蒽醌注射液(商品名:復他舒)的《藥品注冊證書》。此品為國內首個正式批準用于甲狀腺手術區域引流淋巴結的示蹤的產品。
《電鰻快報》注意到,2021年華潤三九實現營業收入40.8億元,同比增長了29.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4億元和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2.95%和39.92%。不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8億元,同比減少了56.8%。
由此可見,今年第一季度,華潤三九實現了“開門紅”。華潤三九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的愿景是成為中國“大眾醫藥健康產業的引領者”,創新運用中西醫科學技術,專注高質量醫藥健康產品創新研發和智能制造,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家庭每一位成員,致力于成為中國醫藥健康第一品牌。
不過,華潤三九近年來的增長并不穩定,從2017年至2020年,該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24億元、12.54億元、12.03億元和13.35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11%、11.53%、-4.11%和11.01%。
但從華潤三九2020年和2021年的業績增長趨勢來看,該公司的業績增長正在恢復。華潤三九在年報中表示,受外部環境和行業政策的影響,2020年醫藥行業轉型升級加速。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除疫情相關產品外,醫院門診量、處方量明顯下滑,處方藥在醫療機構的銷售推廣受到限制;同時,由于各地對零售藥店銷售感冒、止咳產品的限制,使得相關品類銷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醫保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在保質控費的大環境下引導行業升級。
2020年,政府持續推進了帶量采購和醫保目錄調整,大幅降低了相關藥品的采購價格,醫保目錄調整后,更好地滿足基本用藥需求,基本實現了治療領域全覆蓋,除新增119個藥品外,新版醫保目錄還將原醫保目錄中臨床價值不高的29種藥品進行調出,優化支付及醫保目錄藥品結構進行“騰籠換鳥”。
研發投入不減 內生+外延增長可期
2020年,華潤三九有95.44%的收入來自醫藥行業,有3.19%的收入來自包裝印刷,0.52%的收入來自海外貿易,0.71%的收入來自零售行業;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7.44%的收入來自醫藥行業-自我診療,38%的收入來自醫藥行業-處方藥,3.19%的收入來自包裝印刷。
目前,國家不斷鼓勵創新發展,醫藥企業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創新藥上市速度及納入醫保速度進一步加快。在國家鼓勵中醫藥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的背景下,中醫藥優勢得到較好發揮,優質中藥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疫情期間,線上業務快速發展,“互聯網+醫療”相關政策有所放開,互聯網醫療加速提升滲透率,患者對品牌的偏好持續強化,消費習慣形成加快。
2020年,華潤三九的研發費用為4.6億元,同比增了4.07%;同期研發投入金額5.8億元,同比增長了8.8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26%,比上年增長了0.65個百分點。不過,在研發投入占比增加的同時,該公司的資本化研發投入占比也在上升,從2019年的18.31%增加到了2020年的21.1%。
藥品集中采購帶來的機遇以及后疫情時代業績的恢復,華潤三九未來的業績能否保持高速增長?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該公司未來幾年中藥配方顆粒預計依舊保持高位,自我診療板塊隨著品牌年輕化建設將依舊穩健增長,作為國內OTC領域龍頭企業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處方藥企業,未來公司通過進一步優化品牌渠道優勢,推進在研項目以及外延項目進度,在行業整合中存在進一步提升優勢地位的機遇,有望通過內生+外延保持長期穩健較快增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