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11:02 | 來源:國際在線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持續一年多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可以說對民眾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雖然疫情在國內已經持續受控,但已經徹底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消費習慣,購買防疫用品及健康產品已經逐漸...
持續一年多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可以說對民眾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雖然疫情在國內已經持續受控,但已經徹底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消費習慣,購買防疫用品及健康產品已經逐漸常態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健康產業因而受惠。根據《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大健康是今年上升最快的行業,在新興行業上榜企業家中,大健康行業人數排行第二位,比去年數量增長不少。
香港大健康及生活相關產品分銷商滿貫集團(3390)在早前發布了2020年度全年業績報告,受惠于民眾健康意識及消費習慣的改變,并憑借著線上線下雙輪驅動業務策略,滿貫今年表現優勝,未來發展勢不可擋。
困境逆流而上滿貫表現優于同業
在新型冠狀病毒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零售及分銷行業面臨艱難的經營環境。在2020年期間,香港特區政府基于防控疫情需要,實施公眾場所限聚令及對抵港人士執行強制檢疫安排。在此期間,訪港自由行旅客數量大幅下降,本地消費者亦減少外出,導致市面人流疏落,為香港整體零售市場帶來沖擊。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統計數據,2020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數為三百六十萬人次,較去年五千五百九十萬人次下降93.6%,其中中國內地旅客跌幅為93.8%。
旅客人數與本地零售市場息息相關,其下跌預示了零售業的表現將受拖累,而深受國內旅客歡迎的藥品及保健產品銷量亦大受打擊。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較去年下跌24.3%;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則下跌25.5%。當中,2020年全年藥物及化妝品零售商的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15億港元,對比去年下跌50.0%;銷貨數量則較去年同期下降50.6%。
在如此艱難的經商環境之下,滿貫在2020年的收入及盈利能力也受到影響,雖然總體而言滿貫在2020財政年度錄得虧損,但集團做好長期部署,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在財政年度的下半年虧損(相比于上半年)大幅度收窄74%,可見滿貫策略調整效果顯著,銷售表現較同類商品零售市場更勝一籌。
繼續促進電商業務抓緊機遇拓展國內市場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加快了消費者從線下轉向線上的勢頭。這個現象體現于滿貫的電商業務于疫情期間錄得逆境增長,在2020年財政年度,滿貫的電商銷售收入達224.7百萬港元,較上財政年度35.4百萬港元上升6倍。集團將捉緊機遇,分配更多資源發展電商業務,包括與更多知名品牌進行電商合作,未來計劃將繼續向京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及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電商客戶批發中成藥產品及拓展全球OTC和大健康產品。
由于中國國內人口基數龐大,對于信譽良好的中成藥及保健品的需求殷切,滿貫預期未來業務增長點主要來自國內市場,并將繼續大力開拓國內市場,抓緊大灣區機遇。滿貫早在2020年3月與集團主要股東之一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3320)的全資附屬公司訂立協議,在中國大陸成立一家合營企業。該合資企業預期將于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運作,透過有效利用華潤醫藥覆蓋全國的超過10萬個下游客戶及其內地超過850家自家零售藥房的銷售網絡,分銷由滿貫從海外各地為中國消費者搜羅之優質防疫用品及保健相關貨品。
需求龐大與利好政策雙重助力放眼大灣區醫院藥品供應市場
大灣區醫藥市場甚具發展潛力,據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早前發布的數據,廣東省藥品每年交易金額連續三年超過900億元。此外,早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的指定醫療機構將可有條件使用港澳上市藥品及醫療器械,并在2022年基本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醫療機構使用港澳上市藥品、醫療器械的體制機制。
憑借滿貫與國內醫藥巨擘華潤醫藥的緊密合作關系,使滿貫集團占據有利競爭優勢,大機會成為第一批供處方藥予大灣區內醫院的藥品供應商。這將是滿貫在開拓國內市場道路上的一大突破,開辟了作為醫院藥品供應商的全新路徑,面向專業醫療機構的廣闊市場,也給予了滿貫更全面地為國內民眾提供醫療及健康相關產品的機會,為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盡力。期望有關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政策落地后,滿貫與華潤醫藥的合資企業能成為第一批將香港、澳門注冊藥帶入國內的企業,為進口藥物累積在內地使用數據,加快進入內地市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