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7 19:25 | 來源:北青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經歷了多年迅猛發展,短視頻行業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勢頭。但如今,短視頻越來越像是“雙刃劍”般的存在。
盡管經歷了多年迅猛發展,短視頻行業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勢頭。但如今,短視頻越來越像是“雙刃劍”般的存在。
一方面,短視頻新業態的涌現不僅為企業帶來商機,也說明我國互聯網發展充滿無限生機,孕育無限可能,可以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但另一方面,“唯流量論”的邏輯也使得這一行業亂象叢生。對此,國家網信辦此前還會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等部門開展網絡短視頻行業集中整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在短視頻行業亟需內部變革的語境下,外界將關注點從頭部企業轉向采取更多元化打法的玩家,探究短視頻平臺如何回歸初衷,激活內容價值。
讓短視頻回歸內容邏輯
有沒有算過,你被短視頻“偷”走了多少時間?
據統計,中國用戶每天在短視頻平臺上大約會花110分鐘。如果用這個時間讀書,一年大概可以讀幾十本,如果是看電影,可以看300-400部。但事實是,用戶往往在低頭中感到“時間知覺麻木”,在虛擬世界里“沉醉不知歸路”,除了大量泛娛樂內容別無所獲。
逐“流量”而生的泛娛樂打法,不僅難以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也無益于平臺養成忠誠用戶。部分流量平臺靠著泛娛樂獲取用戶,當新增用戶衰竭之時,由于缺乏深度內容,看完即走的問題就會暴露。此外,低質、重復的泛娛樂內容往往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傳播量,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也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一個短視頻從業者,每天消耗用戶這么多時間,我們到底在給用戶傳遞什么價值?”這是百度短視頻生態平臺總經理宋健思考的問題。好看視頻是百度旗下短視頻品牌,于2017年11月推出。
如果從搜索的角度來看,當用戶搜索“北京今天天氣怎么樣”時,希望獲得的答案就是準確的天氣,而百度的做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為其匹配答案。這背后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如果將這一做法視頻化,其核心就演變為“解決用戶實際需求,為用戶帶來益處”。
宋健認為,“益”字要分成3個階段解讀:一直有收獲、可能有幫助、最好能解決問題。而好看視頻的定位,就是泛知識短視頻平臺,以“Save time,為用戶解決問題”為核心價值觀。“我們要幫助用戶合理分配時間,并在有限的時間內,讓用戶獲得更多知識和內容。短視頻所蘊藏的知識力量和無限的可能,才更值得人們去追求”。宋健表示。
然而,這樣的玩法能否在泛娛樂化的短視頻行業中突圍?數據也許可以說明問題。
2017年11月上線之后,好看視頻在2018年底已達到7500萬月活躍量,同比增長1206%。不到3年時間,實現全域覆蓋用戶超8億,全域日活1.1億,獨立App日活超3000萬。
這實際上也體現出,在娛樂之外,用戶需要更具價值的內容來滿足求知等深層次需求,而這一需求還沒有得到企業的充分挖掘和滿足。短視頻不應“短視”,讓內容價值“活起來”才是突圍之道。
生態整合,技術賦能
要讓內容價值“活起來”,僅僅在“道”的層面轉變方針還不夠,更需要“術”層面的實際辦法。
短視頻從生產到觸達用戶有3個環節:創作者、內容以及技術助力。
在內容供給端,好看視頻的做法是拿出真金白銀鼓勵創作者。去年12月,好看視頻宣布將在2021年投入10億元,為那些給用戶帶來收獲感,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泛知識創作者給予更多資金、資源和流量補貼,加碼優質創作生態構建。
另一方面,好看視頻還積極整合百度的生態資源。百度在2003年創建了百度貼吧,2005年創立百度知道,2006年推出百度百科,2009年上線百度文庫等,產品圍繞用戶對知識和信息日新月異的需求不斷挖掘,形成了完善的內容生態。到2017年,好看視頻上線,將知識信息的載體變成短視頻,但其內容底色并沒有改變,可以看作是百度沉淀多年的內容生態從圖文到視頻的遷躍。
同時,AI等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從搜索引擎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積累的信息分發能力和AI技術,也成為好看視頻的賦能者。
如今大多數短視頻平臺都可以通過機器學習進行智能推薦,但這樣的推薦有時并不“智能”,并且不成體系。例如一個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中學生,通過智能推薦雖然能看到許多天文學方面的視頻內容,但由于內容碎片化、關聯度不高,難以形成一套系統的天文學知識。
百度在搜索引擎中已經運用了知識圖譜體系,可以通過AI技術識別哪些知識是有關聯的,并將相互關聯的內容構建成體系。2021年,好看視頻將借助這一技術搭建視頻知識圖譜,讓用戶在獲取知識信息時更加體系化、更加簡便。
從構建優質創作生態,到整合百度內容生態,再到搭建視頻知識圖譜,好看視頻借此形成一條完善的鏈條,正待充分發揮其效能。
而對于如今的短視頻行業來說,在“術”的層面積極整合可利用的資源,在“道”的層面做到不急功近利,或許更具啟示意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