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17:21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微鏈創始人兼CEO以及創業、創投圈的達人,蔡華有許多稱謂:蔡總、蔡博士、創業導師、數字經濟資深觀察者、共青團浙江省委創業創新事業部副主任、長三角新銳浙商……...
作者:《當代企業家》雜志 金泉
作為微鏈創始人兼CEO以及創業、創投圈的達人,蔡華有許多稱謂:蔡總、蔡博士、創業導師、數字經濟資深觀察者、共青團浙江省委創業創新事業部副主任、長三角新銳浙商…… 而創業創新生態圈拓荒者是最適合他的稱呼,由他主導打造的微鏈APP、微鏈智庫、獨角獸榜單、獨角獸研究報告、中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報告、創業大賽等一系列創業創新服務產品是這個稱呼最好的注解。
微鏈CEO蔡華接受《當代企業家》雜志記者采訪
創業:品味不一樣的人生
2009年,18歲的蔡華考入浙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四年后被保送直博,2005年研二時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創業。時至今日、很多認識蔡華的老師和校友仍在困惑這樣一個學神為什么會選擇創業,仍有些老師在為浙大多了一個企業家蔡華,少了個學者蔡華而遺憾。
蔡華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為互聯網教育提供軟件加服務。在2005年到2012年這段時間里,他一主面打理公司業務,另一方面完成學業,可以說是一個“雙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親歷了創業的滋味,也最終確定了人生目標,他發現自已喜歡創業、適合創業。
2012年,蔡華轉讓了公司,投身創投界。親歷過創業,他對創業項目有更精準的價值判斷,也對創業者需求有更貼心的滿足方式。3年的創投生涯,特別是對小電、億歐、英語趣配音、創課教育等優秀互聯網公司的投資。讓他對創業創新有了新的理解:創業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業團隊、資本、政府需要更親密地合作與融合。而這背后,需要專業的團隊來打造這種親密地合作與融合的生態圈。
轉型:構建創業創新生態圈
2015年,隨著微鏈APP上線,蔡華開始了構建創業創新生態圈的拓荒之旅。10年創業圈、投資圈沉浮,讓蔡華有足夠的自信能整合創業團隊、資本、政府三位一體構建和諧創業創新生態圈。作為創業者與投資人直接溝通的平臺,微鏈一上線,很快就引來幾萬用戶,當年就獲得天使輪投資。目前微鏈平臺上認證的投資人有6000多位,1000多家投資機構,已幫助創業者完成260多萬次投融資對接。他的下一個重點目標是助力1000家未來獨角獸成長。
如果說微鏈APP是為創業創新搭橋,那么構建智庫、為政府“雙招雙創”服務就是組網,是建設創業創新生態圈的關鍵環節。微鏈智庫是微鏈旗下以數據驅動的產品線,專注創新創業方向研究,定位于深度研究行業發展趨勢、多緯度數據分析,輸出咨詢研報、可視化數據、未來獨角獸研究等研究性成果。而其中的獨角獸、準獨角獸榜單及獨角獸研究報告不僅是創投圈的爆款產品,也是地方政府招商引智、招商引才及新興產業規劃的重要參考。“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不僅是創業創新的主體,也是城市發展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由蔡華主導、聯合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推出的中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報告,已經成為人才選擇居住地、企業選擇投資目標城市、政府完善人才結構,提高人才質量的重要依據。
蔡華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讓創新成為未來”的使命,致力于為創業者成長提供一站式鏈接服務,構建產業創新、人才服務為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輸出面向創新生態的整體解決方案。經過不斷得實踐累計,微鏈形成了一套“以賽引才”、“以會聚才”、“以培育才”的核心模式,向全國創新活力之城,輸送優質的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培育創新生態“中堅力量”,為區域經濟發展、企業生態圈構建注入“原動力”。從蔡華的創新生態布局的版圖里,可以看到,微鏈從杭州為出發,深耕長三角,布局全國“雙創”活力之城,已經服務了200多個政府單位及機構,為3萬多個創新創業項目提供落地對接服務,超500個項目落地生根。
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之不敢做。在過去的六年多里,蔡華作為創新創業生態圈的拓荒者,對于這個領域所肩負的使命與重擔深有體會。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是十四五計劃開局之年,面對全球多變的格局及中國科技創新領域巨大的潛力,蔡華已經準備好了以新的姿態迎接挑戰,立足當前、乘勢而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