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16:54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2020年9月,在國內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中,安卓系統分走了近八成的蛋糕,而蘋果手機的占比下降到21.6%。...
最近幾年,身邊用安卓系統的朋友越來越多了。
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2020年9月,在國內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中,安卓系統分走了近八成的蛋糕,而蘋果手機的占比下降到21.6%。
安卓在和iOS的對壘中看似即將取勝,但往更深處看,我們會發現安卓手機面臨的枷鎖還不少。
一個是利潤率偏低。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目前的智能手機行業,蘋果的整體利潤率可以達到35%,三星可以達到15%左右,而國產手機大約只有10%。
甚至有手機廠商吐槽說:“其實現在手機毛利率很低,一臺手機的毛利潤最低可能就幾十塊錢,都是虧錢的。”
廣告收入拉動業績,用戶體驗感打折
國產手機由于利潤率低,為了生存,就得想別的出路——靠手機售出后的互聯網后向收益補貼。
互聯網公司資本雄厚,手機廠商為了增加利潤,就會跟互聯網公司合作,在手機出售前預裝互聯網公司的軟件應用,配合其產品做推廣。
此前,資深互聯網專家項立剛曾介紹說:“如果按照中國每年5億部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計算,預裝軟件的經濟規模應該超過50億元,是一塊各大廠商、運營商都不愿意放棄的大蛋糕。
另一個數據來自手機行業人士:“目前一臺高端手機每年的互聯網廣告后端收入在100-200元左右,正常來說,一臺旗艦手機會使用2-3年,某些廠商從中獲利高達400-600元。”
魅族手機助理副總裁萬志強分析稱:“廠商不惜硬件微利或虧損,用軟件預裝、開屏廣告等后向收益補貼來參與價格戰、贏取市場份額,這種所謂互聯網手機的模式,也許是目前移動互聯網業態最好用的一招,但長期看來一定是不健康的。”
這種盈利模式,卻給用戶帶來了很多困擾。
2019年,人民日報曾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安卓手機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短板——預裝軟件太多、太亂。普通消費者想買一部干干凈凈、一上手就能用的安卓手機實在太難了……”
艾媒咨詢也曾經公布過一份報告,手機上預裝軟件數量達到16-30個的手機廠商有28.3%,31-45個之間的手機廠商有32.8%,更過分的是,預裝軟件達到46個及以上的手機廠商有15.1%。
過多的預裝軟件,不僅占用手機的空間,還會在后臺自動啟動、讀取用戶信息、推送各類廣告,不僅使得手機越來越卡頓,還有隱私泄露的風險。
隱私泄露,用戶成了待宰的羔羊
注意力是稀缺資源,而泛濫的手機消息推送,會不斷偷走我們的注意力。2019年,根據安卓統一推送聯盟的數據,國內的安卓手機用戶每天接收到的推送總量達到400億條,也就是說,每人每天大概要接收100條推送。
安卓系統本身是開源的,可以給用戶更多的自由度和多樣性選擇,這是它深受用戶喜歡的原因。這也造成了一個明顯的短板——安全性不足。過去幾年,iOS系統雖然也有馬失前蹄,爆出漏洞的負面新聞,但在安全性上,還是要比安卓系統更強一些。
在日常使用手機時,用戶經常會授予應用很多權限,但是卻不知道應用什么時候會調用這些權限,也不知道它們通過這些權限獲得了多少信息,甚至有的信息用戶沒有授權也可以被應用獲取到。
隱私泄露,已經成為了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而且危害很大。
前不久,復旦大學的一位副教授發布了一份《2020打車報告》。
去年,他帶著自己20多個人的團隊去了5個城市,打了800多次車,花了5萬元。然后他們團隊對這些打車樣本做了分析,發現如果你用蘋果手機打車,那么更容易叫到價格貴的舒適型車輛,這個比例是安卓手機的3倍。
此外,蘋果手機用戶收到的優惠券會比較少,平均2塊錢,不到安卓手機的一半。這樣的差異不僅存在于蘋果手機用戶與安卓手機用戶之間。根據報告分析,同樣是安卓手機的用戶,手機價格越貴,叫來舒適型車輛的概率就越大,當然價格也貴不少。
于是有網友吐槽說:21世紀最值錢的不是人才,而是數據。
除了大數據殺熟之外,隱私泄露還會造成很多危害。魅族Flyme負責人周詳給我們列舉了3種情況:
◎一種是信息泄露之后,騙子會打電話給你,然后拋出一些你的身份信息和細節,騙取你的信任,實施詐騙的成功率就會提升。
筆者曾接過一個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銀行客服,要幫我提升信用卡額度,而且對方還叫出了我的名字和身份證號,我信了。我按照騙子提示的步驟一步步操作,直到對方讓我把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發過去,我才意識到對方也許是個騙子,急忙掛掉了電話。
◎個人信息泄露之后,我們還更容易接到騷擾電話。對方知道我們所在的城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興趣愛好,最近在網上搜索過哪些產品。我們的身上都被打上了一個個標簽,這些標簽都是面對推銷者時的弱點。
而隱私沒有泄露,沒有標簽畫像的人,他受到的騷擾會更少。
◎此外,信息泄露之后還會導致成癮誘導。比如某天你因為一條推送內容打開了鏈接,應用平臺就會投其所好,把更多這樣的內容推送給你,你就會有一種上癮的感覺。
但事實上,我們不該把時間消耗在刷新這些內容上,也不該陷入信息繭房。
保護隱私與用戶體驗政府和手機廠商都在行動
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中提到:如果你沒有為產品付足夠的錢,那么你就是產品。
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們的隱私、時間和關注變成了最值錢的“產品”,它們被打包售賣,我們日益淪為了“透明人”。為了獲取我們的注意力,很多公司無所不用其極,結果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虛假、紛亂的世界中。
現在,是時候對現狀說不了。
從2019年11月起,工信部就開始了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今年的2-3月份,工信部把濫用麥克風、相冊、通訊錄以及廣告彈窗關不掉等問題,納入了重點工作,并表示會堅決下架不接受整治的App。
今年即將發布的Android 12系統也迎來了新的升級,每當有應用使用麥克風、攝像頭、定位時,用戶就會收到警告。
而國產手機魅族在3月3日的新機發布會上作出承諾,搭載“Flyme9安全純凈系統——0廣告0推送0預裝”的魅族18系列產品,以及將來要上市的系列產品,都將實行系統自帶應用無任何廣告、不含任何運營推送、不預裝任何第三方應用的原則。這意味著最新上市的魅族18系列產品成為第一個打破行業潛規則的安卓機。
魅族的新任CEO黃質潘告訴我們:“手機行業發展這么多年,已經形成了硬件+軟件收益的常態化,絕大多數品牌都深陷其中無法回頭。魅族過去和其他品牌采用的是相同的戰略。但是從2019年開始,魅族把核心力量集中在了少而精的高端機上,專心把手機做成私密、安全、不被打擾的個人工具,而不是廣告機。”
魅族這個戰略調整,是手機行業變革的一個開端,舊格局被打破,新秩序正形成。我們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魅族”加入到保護用戶隱私和純凈體驗的隊伍中來,推動手機行業更健康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