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15:42 | 來源:網易新聞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低于上月0.7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有所回落。...
作者: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葉慧超,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低于上月0.7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制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有所回落。3月1日公布的2021年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 PMI錄得50.9,雖然連續第十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但已連降三個月,降至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顯示制造業復蘇邊際效應進一步減弱。
回落程度超過春節效應。由于2月正值春節假期,而統計局的PMI統計區間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因此2月數據受春節因素影響較大。如果剔除2020年疫情特殊情況,近十年來2月PMI平均落后1月0.23點。今年2月下降程度超過季節性因素,或與原地過年以及出口下降導致的生產動能減弱有關。
就地過年對生產壓制明顯。2月制造業PMI生產指數為51.9,比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1.5,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供需同步回落之際,生產指數回落程度明顯大于訂單指數,也驗證春節假日影響生產趨弱是拖累制造業PMI的主要因素。其中小企業受影響最大,大企業生產指數由54.6%小幅下降至54.4%,中、小型企業生產指數分別由53.1%和51.4%下降至49.6%和48.9%,落入收縮區間。
去庫存成為節日期間主導因素。2月產成品庫存指數由前值49.0回落至48.0,原材料庫存指數由前值49.0回落至47.7。除了春節期間生產停工對企業庫存活動有影響外,產成品庫存的回落或也反映春節期間生產停工但需求增加,消耗產成品庫存的邏輯小型企業PMI再度榮枯線以上。
出口訂單成為明顯拖累因素。2月新出口訂單由上月的50.2%掉到了48.8%,回落了1.4個百分點,達到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從往年情況來看,春節效應對出口的拖累并不明顯,剔除2020年以后近十年2月出口訂單還平均比1月高0.1。目前隨著全球疫苗加速落地,外需提振速度超過預期,但去年下半年我國搶占的歐美訂單也面臨流失壓力。僅從2月情況來看,可能訂單流失壓力超過外需復蘇。2月的CCFI運價指數環比上漲8.3%,環比增速已經連續兩個月回落,與新出口訂單反映的情況大體一致。
大宗商品漲價帶動工業品價格。要原材料購進價格由67.1%小幅下降至66.7%,出廠價格由57.2%上升至58.5%,給PPI帶來壓力。供貨商配送時間大幅降至47.9%(前值48.8%),反映了春節等因素對配送和交付的拖累,也有原材料需求旺盛的影響。目前大宗商品漲價反應了全球供需復蘇不同步,疫苗落地導致的需求復蘇速度加快。同時美聯儲持續QE的決心導致通脹預期大漲,也是主導本輪大宗的因素。
服務業逐漸擺脫疫情影響。2月非制造業PMI由52.4%下降至51.4%,幅度與2018年同期類似,其中服務業PMI由51.1%下降至50.8%(2018年2月由54.4%下降至53.8%),顯示出服務業正在逐步擺脫疫情影響。春節復工后全國中高風險地區清零,線下餐飲、旅游等服務業景氣度明顯提升。
整體來看,2021年春節月份生產較之前年份稍好,從全年經濟節奏看,“就地過年”或對一二季度經濟增長起到平滑作用。2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59.2%,高于上月1.3個百分點,同時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也都回升明顯,預計隨著兩會落地,“就地過年”導致的復工利好將逐漸體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