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08:4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低迷的可轉債市場昨天迎來重磅交易,杜昌勇和林園兩位私募投資大咖均通過旗下機構高調搶籌可轉債,而且持券占比突破單個債券發行總量的20%。...
上海證券報
低迷的可轉債市場昨天迎來重磅交易,杜昌勇和林園兩位私募投資大咖均通過旗下機構高調搶籌可轉債,而且持券占比突破單個債券發行總量的20%。
知名私募大幅增持可轉債,難道是單邊看多信號?似乎并不能如此武斷下結論。單從私募大咖的操作看,在可轉債面值附近小心翼翼拿足籌碼,以高性價比來建倉,或許更能體現機構對市場審慎的態度。
年初以來,可轉債市場經歷了短暫上行后陷入分化和平淡。1月19日,華體科技和天壕環境均發布了可轉債增持公告,增持比例超過其發行總量的20%。其中,華體科技公告稱,林園投資于2020年11月25日至2021年1月18日采用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購買華體轉債合計42.79萬張,占發行總量的20.50%。
林園投資是知名私募人士林園旗下的資產管理機構,這并非林園投資首度采用這種方式增持可轉債。2020年12月14日,林園投資增持縱橫轉債至587050張,占發行總量的21.74%。
上海睿郡也在昨日公告稱,15日采取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天壕轉債117萬張,占發行總量的27.72%。增持完成后,上海睿郡持券占比高達30.36%。資料顯示,上海睿郡大股東為可轉債投資大咖杜昌勇。他曾任興全可轉債基金第一任基金經理,并曾取得驕人的投資業績。
兩位私募投資大咖高調進場“掃貨”,讓不少資金開始重新審視可轉債市場。與市場熱情高漲的想法不同,此次私募大比例增持可轉債,更加凸顯其謹慎的一面。
目前A股市場流動性充裕,開年后股市節節走高,不少知名基金均出現大規模超額募集。私募緣何此時選擇可轉債作為布局方向,而非直接買入正股?
從上述3筆可轉債重磅交易的細節看,似乎與市場所期待的方向并不一致。兩位私募大咖旗下機構的操作異常謹慎,均選擇了券價在面值附近的品種,以追求極度穩定的收益。
盡管新年以來A股行情火爆,但分化效應明顯,可轉債市場也概莫能外。目前上市交易的350只可轉債中,有133只個券的價格已低于105元。
經歷了近期分化和調整,不少機構目前都開始配置可轉債,有的機構甚至是全倉殺入。但這些機構重倉配置可轉債,并非單純看好其未來行情,也同時追求配置的超高性價比。
從林園投資的操作看,無論是持有縱橫轉債還是華體轉債,價格均在面值附近,甚至低于面值,持有到期收益率為正值。華體轉債長期在面值附近波動,一度跌至95元,昨日借助林園增持的利好,才漲至101.94元。而縱橫轉債目前仍低于面值,最新收盤價為97.83元。
據此看來,林園投資的操作異常穩健,配置的均是偏債性品種,并非高位搶籌。相對而言,上海睿郡更加“激進”。不僅持有正股天壕環境,同時此次再度接盤27%的可轉債籌碼,轉股溢價率也不高。這部分可轉債源自公司大股東減持。上海睿郡持有天壕轉債的成本也并不算高,數據顯示,天壕轉債上市后最高價格為101.3元。
當然,也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林園投資和上海睿郡管理規模在逐漸擴容,不經意間在迷你品種中觸發了公告紅線。縱橫轉債和華體轉債余額均不足3億元,天壕轉債余額4.23億元,皆屬于迷你品種。
由此推斷,此次兩位私募大咖大手筆增持可轉債,對于低價可轉債或許是一個利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