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08:38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發現,捷強動力在申報前夕股權架構不停在變化。
《電鰻財經》文/高偉
近日,天津捷強動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強動力)科創板注冊生效,但經《電鰻財經》調查發現,該公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股權轉讓及定增股權涉嫌利益輸送。《電鰻財經》曾就相關質疑,向該公司發去求證函,但至今未獲得回復。
捷強動力的一味沉默,更讓期間的轉讓關系變得撲朔迷離。
申報前夕公司股權大變
《電鰻財經》發現,捷強動力在申報前夕股權架構不停在變化。
據了解,捷強動力成立于2005年,由北京捷強、鐘王軍、馬雪峰、匡小平、王輝出資設立,并于2019年5月提交了申報材料。2018年3月,喬順昌、姚驊、浙江創投、嘉興創投以每股160元的價格入股捷強動力;2018年4月,天津戎科以80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捷強動力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天津捷戎,以此進行股權激勵;2018年5月,天津戎科以160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捷強動力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壹合科技;2018年6月,因股權激勵,天津戎科以8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捷強動力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天津捷戎;2018年8月,中金卓譽以20.14元/股的價格入股捷強動力;2018年12月,張元以20.14元/股的價格入股捷強動力;2018年12月,天津戎科以10.07元/股的價格將其持有捷強動力的部分股權轉讓給天津捷戎,此次轉讓捷強動力的股權仍為股權激勵。
可以看出,在2018年,捷強動力的股權架構發生了至少6次變化。市場質疑,為何在申報前夕捷強動力的股權架構會劇烈變動?
另外,2018年公司的上述轉讓或入股價格變化莫測,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首先,在不考慮股權激勵的情況下,2018年3月和5月,捷強動力的每股價格為160元,然而到了2018年8月,其每股價格就變為了20.14元,較2018年3月和5月的每股價格下降了87.41%。其次,只考慮股權激勵的情況下,2018年4月,捷強動力股權激勵的價格為80元/股,2018年6月,股權激勵的價格為8元/股,整整減少了90%;到了2018年12月,股權激勵的價格為10.07元/股,較2018年6月的價格上漲了不少但仍遠低于2018年4月時的股權激勵的價格。
那么,為何捷強動力的每股價格會出現上述的情況?
股權轉讓涉嫌利益輸送
《電鰻財經》發現,捷強動力此次IPO的相關中介機構都存在嚴重造假歷史,更有甚者主承銷商和保薦人竟然持有捷強動力的巨額股份,但是招股書中對于這些并未做任何說明。此外,捷強動力的多次股權轉讓以及定增的股權定價差異巨大,其中很可能涉嫌利益輸送。
2018年1月第一次股權激勵中,天津捷戎作為員工持股平臺,受讓股東天津戎科持有的公司股份62500股。本次股權定價基于發行人2018年3月定向增發股票的發行價格160元/股,確定天津捷戎受讓的股票價格為80元/股。天津捷戎于2018年4月、2018年6月受讓了約定股份,支付費用500萬元。2018年12月第二次股權激勵中,員工持股平臺天津捷戎受讓股東天津戎科持有的公司股份27.85萬股。這一次的股權定價與2018年年初的價格存在巨大差異!第二次股權激勵基于發行人2018年8月份私募融資的增資價格20.14元/股,確定天津捷戎受讓的股票價格為10.07元/股。天津捷戎已于當月完成了股份受讓,支付費用280.45萬元。此外,2018年6月6日,天津捷戎以集合競價方式受讓天津戎科持有的公司股份5000股,成交價格為8元/股。
這兩次股權激勵的受讓方都是天津捷戎,潘峰、鐘王軍和馬雪峰均為天津戎科的合伙人,其中潘峰認繳比例為1%且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鐘王軍認繳比例為98%,馬雪峰認繳比例為1%。而且股權激勵的出讓方天津捷戎也是被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的。馬雪峰和張元均為天津捷戎的有限合伙人。也就是說這兩次股權激勵大有左手倒右手之嫌!
不僅股權激勵存在問題,捷強動力的兩次定增也是疑點重重!2018年2月5日,捷強動力的第一次定向增發中,以每股160元的價格定向發行股票,發行數量不超過31.25萬股(含31.25萬股),發行對象包括喬順昌、姚驊、浙江創投、嘉興創投,認購方式為現金。最終發行31.25萬股被全部認購。2018年8月,捷強動力第二次定向增發中,以每股20.14元的價格定向發行股票,發行數量為3,971,963股,發行對象為中金卓譽。
對比這兩次定增可以發現,時間僅僅相差半年定增價格卻是天壤之別,兩者相差了8倍。至于如何定價,捷強動力在招股書中并沒有做過多說明。
保薦人竟是大股東
《電鰻財經》在捷強動力招股書中發現,第二次定增的受讓方中金卓譽背后的實控人就是本次IPO的主承銷商以及保薦人中金公司。從中金卓譽的簡介可以看到,其大股東是中金啟辰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而中金啟辰新興產業是由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的直投基金。同時,蘇州中金卓譽的就是是執行事務合伙人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中金卓譽持有捷強動力也就是發行人3971963股股份,持股比例為6.90%。毫無疑問,中金卓譽是捷強動力的大股東,進一步可以推出中金公司就是捷強動力的大股東。
保薦人的職責就是為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請承擔推薦職責,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向投資者承擔擔保職責(除此以外,為了配合好推薦和擔保工作,保薦人的職責還包括輔導、監督以及調查、報告、咨詢和保密等)的證券公司。而作為大股東,對于上市的訴求肯定會異常強烈。因此在利益的驅動之下,中金公司必定會在輔導或者盡調過程中隱瞞一些不利于捷強動力上市的事實,而夸大一些諸如業績之類的事實。
市場質疑,捷強動力本次IPO的資產評估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都存在造假行為,中金公司作為專業的機構不可能不知情。本次IPO參與審計的事務所為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經辦注冊會計師為紀玉紅、崔勇趁、楊晉芳。從公開資料可以發現容誠會計師事務所在2016年到2019年被安徽證監局采取了市場禁入的措施。
《電鰻財經》注意到,公司有多達31項預警提示?
據天眼查數據,捷強動力共有31項預警提示,包括14項注冊資本變更、6項出資情況變更等。其中,公司投資的十堰鐵鷹特種車有限公司發生了投資人變更(2);投資的北京中戎軍科投資有限公司發生了投資人變更(1);投資的云南鑫騰遠科技有限公司 發生了投資人變更(1);投資的十堰鐵鷹特種車有限公司發生了主要人員變更(1)。另外,捷強動力實際控制人潘峰,擔任8家公司法定代表人,5家公司股東,8家公司的高管。如何斬斷利益輸送之手?
銷售太依賴 應收賬款周轉率低
《電鰻財經》還發現,捷強動力主要從事核化生防御裝備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 捷強動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32萬元、17029.91萬元、24504.5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327.8萬元、6165.73萬元、9468.24萬元。從產品上看,報告期內,捷強動力在軍品上面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732萬元、16765.95萬元、23996.59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00%、98.45%、97.93%。也就是說,捷強動力近三年實際上是靠銷售軍品才保持著良好的業績。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捷強動力業績良好,但我們進一步查詢發現,捷強動力實際上是由5家企業撐起來的擬上市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捷強動力向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732萬元、17007.85萬元、24143.67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00%、99.87%、98.52%,幾乎完全依賴前五大客戶。對此,捷強動力表示,如果國際形勢、我國國防戰略的變化導致客戶的需求發生不利變化,或者公司與國內軍方的合作發生不利變化,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捷強動力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817.20萬元、4003.35萬元、1.68億元及1.1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3.19%、59.47%、98.92%及118.66%。捷強動力應收賬款的增速居然超過了營收增速。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捷強動力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55.77%、152.97%;而同期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增速為389.89%、320.80%。
《電鰻財經》研究發現,捷強動力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還呈現逐年下滑趨勢且低于行業均值。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37、2.79、1.63及1.36,這也表明捷強動力的回款速度漸行漸慢。對此,捷強動力表示,由于行業特點、客戶類型及結算方式致使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較高。
應收賬款余額的激增,也使得捷強動力的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出現大幅波動。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31.44萬元、659.06萬元、-6309.41萬元及8357.07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