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09: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朱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環比增幅超過30%,共有21家基金公司權益類基金規模擴張了上百億元,易方達、廣發等頭部基金公司的規模增長量更是...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17萬億元。在頭部基金公司強力“吸金”的同時,部分迷你基金公司卻陷入了生存困境,基金行業的馬太效應愈發凸顯。數據顯示,一些小基金公司二季度末管理規模較一季度末進一步縮水,個別公司的縮水幅度甚至高達40%。
今年以來,在結構性行情的支撐下,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亮麗。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年內股票型(包含QDII)、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復權凈值漲逾31%,其中291只產品獲得了超過50%的回報。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二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環比增幅超過30%,共有21家基金公司權益類基金規模擴張了上百億元,易方達、廣發等頭部基金公司的規模增長量更是遙遙領先。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迷你基金公司的生存狀態卻沒有因行情而改善。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即使算上貨幣基金,仍有14家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規模低于10億元,其中8家更是低于2億元。
從具體基金來看,即便市場賺錢效應提升,也難以提振一些迷你基金的規模。以華宸未來基金為例,今年1月成立了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華宸未來價值先鋒,在今年爆款產品頻出的背景下,該基金募集規模僅約0.84億元。盡管成立以來回報近27%,但該基金的規模卻呈現逐季縮水的態勢。截至二季度末,其規模已僅剩0.3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只產品是華宸未來基金目前唯一的一只權益類基金,2016年該公司還曾有一只指數增強型基金被清盤。
“從持續營銷來看,一些迷你基金產品規模小,有清盤和贖回風險,懂行的投資者都是繞道而行。并且,在第三方平臺做持續營銷,要么花成本搞活動,以獲得一段時間的市場關注度;要么就得有過硬的業績,讓投資者真正看到。這兩點對于小基金公司而言都并非易事。”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營銷人士說。
上述人士進一步直言,借著市場熱度高漲,今年新發爆款基金頻現,但這對小基金公司助力不大。“行情好的時候新發基金確實會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但這時各家基金公司都想分得一杯羹。頭部公司的明星產品一旦發行,一般是各大銀行的重點安排對象,甚至可能全渠道推廣。小公司被擠占檔期后,產品發行只能往后排,與同期發行的大公司產品競爭也較為乏力。”
除了在營銷上難以獲取資源,迷你基金公司自身還有其他諸多問題尚待解決。比如人才短缺,在薪資、品牌、資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這類公司對優秀投研人才的吸引力匱乏,權益類基金經理人數“稀少”。
格上財富高級研究員張婷認為,未來產品業績不突出的小公司生存會越來越難,必須要改革創新、引進人才,形成正向循環,才能在頭部公司集中度提升的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小基金公司想要突圍,要做出特色化、差異化的產品,且業績要更加突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