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11:19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閆晶瀅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各家券商紛紛在各個平臺推出海報宣傳或活動,意圖將客戶數量再推上一個高峰。就推廣活動來看,專項新客理財、投顧服務、財富積分、特色工具等均在贈送之內。?...
在近期A股市場回暖之際,證券公司花式引流狼煙再起。此前的APP宕機、卡頓等事件,反而成了不少券商營銷噱頭,喊出“我們扛得住”“不卡頓不排隊”等口號。
另一方面,線上開戶數據的持續攀升,給了更多券商尋求渠道引流的動力,也讓一些“擦邊球”的營銷手段有所抬頭。“萬一免五”等超低傭金更令行業警覺,這是否又將引起新一輪傭金戰?
券商玩轉線上攬客
近期,各家券商紛紛在各個平臺推出海報宣傳或活動,意圖將客戶數量再推上一個高峰。就推廣活動來看,專項新客理財、投顧服務、財富積分、特色工具等均在贈送之內。
此外,借著日常火熱時機,多家券商APP也隨即推出全面升級。例如,國都證券、恒泰證券等多家中型券商均發布APP新版本升級,更強調性能穩定、功能豐富等特點。不過,也有券商選擇在此時提示風險。銀河證券即在微信公眾號上以投資顧問訪談視頻的形式進行市場分析,提醒投資者“做好當下,切勿偏執”。
在“一頓操作”之下,券商線上開戶效果如何?不得不說,在市場行情火熱之下,客戶自發性開戶較多,因而這一輪流量的增長實際上仍以自然流量為主,品牌美譽度較高的大型券商優勢明顯。
例如,海通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海通證券開戶量同比提升近50%。近日因市場交易火爆,提交開戶申請的投資者數量迅速提升。北京兩家大型券商也向記者介紹,近期日均開戶量是6月日均的2倍~3倍。不過,也有數家中小型券商相關負責人稱,“近期線上開戶數量并沒有明顯變化”。
推廣方式仍需警惕
在自然流量之外,外部渠道也是券商不肯放過的端口所在。即便此前出現“盜號”等輿情事件,但以同花順為代表的第三方仍是券商不可忽視的引流所在。
在同花順、雪球等業內公認有效的第三方之外,近期券商在新媒體渠道的推廣同樣火熱。就近期來看,記者關注到,近期一些在業內并不算知名的財經號,均“不約而同”地開始推薦某大型券商開戶,并推出各種開戶專項優惠。
“開戶、有獎、有禮等詞,原則上不能在同一個頁面出現,否則就有誘導開戶之嫌。不過這些合規要求都是針對券商來說的。對一些財經類公眾號來說,不過是一紙空文。”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經紀業務人士稱,如此推廣手段,多少有“擦邊球”的意味。
此前,監管部門曾推出《關于規范證券公司借助第三方平臺開展網上開戶交易及相關活動的指導意見》,并在行業內征求意見。彼時,《指導意見》曾提出,證券公司不得進行夸大、不實、誤導性宣傳,不得直接或通過第三方機構等變相方式向投資者返還傭金、贈送禮品或者輸送其他不當利益。
“原則上,券商是不能開展誘導交易、誘導開戶等推廣,也不能和其他平臺合作開展類似活動。但這兩年來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類似的廣告或者引流活動又很多,這似乎構成了一個監管盲區。一旦出現問題,其風險遠比券商開展正常營銷活動要高。”上述經紀人士認為,不同的合規尺度和監管關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展業的實際效果,亟待監管進行規范。
傭金戰狼煙再起?
無論是通過何種渠道,對于已沉浸市場多年的老股民來說,超低傭金才是“攜財轉場”的終極動力。記者觀察到,在“兩微一端”等官方渠道,各家券商還維持著交易傭金率“萬2.5”、“萬2”的一團和氣,但在私下“吆喝”中,在抖音、微博、知乎等平臺上,打著“經紀人”或“財經大V”旗號的各類推廣中,“低至萬1.2”、“萬1免5”等“特價”活動仍是觸手可及。
在互聯網金融、網上開戶全面鋪開后,券商業內關于傭金戰的話題一直未休。記者調查中發現,有一家中小券商員工即將“傭金低(萬1)、交易快”作為重要賣點推薦,并附加“100萬客戶贈送VIP快速通道”、“1000萬贈送機構席位號”等,條件可算誘人。
同樣,即便是頭部券商,在這場傭金戰中也同樣難以獨善其身。例如,在上述推廣中,華泰證券的“專享傭金”僅為萬1.3,處于較低水平。而證券時報記者自一位“經紀人”處獲取到的三家大型券商(行業排名TOP10)傭金費率,分別為“萬1.2免5”、“萬1免5”、“萬1.2不免5”。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不考慮虛假宣傳的情況下,如此傭金水平雖然給客戶帶來了“實惠”,但經紀業務能否回本,仍是券商需要考量的問題。即便是依托財富管理業務企圖逆襲,白熱化的傭金戰仍將給行業收入帶來傷害。
另一方面,在個別券商“一天兩萬戶”的市場傳言催動之下,近期多家券商加班加點謀求攬客新機遇。不過,有券商渠道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有明確規定不能保證傭金,且不允許采取分傭模式。而在不采取“擦邊球”、“低傭金”的方式下,如何保證開戶數量和質量,“這又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