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9:33 | 來源: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每日財報》了解,秋樂種業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玉米、花生、小麥等農作物品種的研發、繁育。公司前身為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等38家事業單位和...
作者|郜融蓮
自科創板設立以來,接收的企業都是具備“硬科技”屬性的公司,這也是科創板設立的目的和價值,但近期上交所卻接收了一家農業公司——秋樂種業,如果上市,它將成為科創板第一家農業上市企業。
據《每日財報》了解,秋樂種業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玉米、花生、小麥等農作物品種的研發、繁育。公司前身為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等38家事業單位和河南省農業科學技術開發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值得注意的是,秋樂種業的科技含量飽受爭議。招股書顯示,秋樂種業近三年研發投入占比不足5%且低于同行。
此外,2017年-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秋樂種業的營收增長緩慢且收入結構單一,公司收入愈加依賴銷售玉米種子,同時其毛利率也明顯低于同行水平。
研發投入占比不足5%,科創底色略顯不足
據招股書顯示,秋樂種業主要從事玉米、花生、小麥等農作物品種的研發、繁育、加工、推廣和技術服務,是農業部首批32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之一。
眾所周知,科創板一直看重的是公司的科創底色,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不管是360行中的哪一行,但凡突破核心技術,擁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的公司,科創板均包容接納。
但秋樂種業的科創底色卻略有不足,雖然秋樂種業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包括玉米、花生及小麥品種的培育技術、種子繁育技術、栽培技術和種子加工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體系。
但《每日財報》查閱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內,秋樂種業研發投入分別為1274萬元、1134萬元和113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04%、4.08%和3.47%。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中表示,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同時符合下列3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包括研發投入、發明專利、營業收入等要求。
在研發投入方面,最近3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
顯然,不論是從研發投入費用率,還是從累計投入金額來看,均不符合證監會的標準,不僅如此,秋樂種業的研發費用率還明顯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及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率。
秋樂種業在招股書中表示,這主要因為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資金實力有限,有限的資金需要兼顧研發和生產的平衡,未來隨著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將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將逐步上升。
玉米種子營收占比超7成,收入結構愈加單一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秋樂種業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2.78億元、3.26億元。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玉米、花生、小麥三大農作物種子,其中玉米品種的銷售比重最大。
玉米種子的營收占比逐年增加,在2019年已經超營收的七成,而花生種子和小麥種子兩者帶來的收入貢獻逐漸下降,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秋樂種業的收入結構單一化并且單一程度不斷加深。
自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托市收購后,玉米種植面積便不斷收縮,國儲拋售,因此玉米價格在2016—2017年持續走低,報告期內秋樂種業的玉米種子價格與銷售量也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產品價格和銷量呈現“過山車”式變化。
對此,秋樂種業在招股書中表示,2018年銷售單價高于2017年,主要是由于2017年之前公司玉米種子的主要產品為鄭單958,該品種在市場上銷售時間較長,且多家公司擁有鄭單958的經營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鄭單958的價格和毛利相對較低。
由此可以得出,秋樂種業旗下產品不僅公司一家獨有,市場上多家公司均可銷售該產品,這也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且2019年末,農業農村部批準頒發包括玉米種類在內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這也意味著,屆時可能有更多的替代品流入市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秋樂種業的玉米種子業務造成沖擊。
在此局勢下,對玉米種子業務依賴較大的秋樂種業難免會在業績上受到一定影響。
毛利率遠低于同行,主營產品面臨品種權風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秋樂種業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91%、29.78%和35.83%,呈上升趨勢。
不過,相較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秋樂種業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報告期內,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為42.45%、43.25%、40.45%。
秋樂種業在招股書中披露,主營業務毛利率較同行業可比公司略低,主是由于秋樂種業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在產品結構、經營規模、銷售區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據招股書顯示,最近3年,秋樂種業兩大玉米品種分別為鄭單958及秋樂368。
除上文中提到,多家公司擁有鄭單958經營權可能會對公司帶來業績上的影響外。
我國種子行業規定主要農作物品種通過審定后可進行銷售、推廣,但要取得植物新品種權還需履行一系列的申請與審批程序。
而秋樂種業旗下的鄭單958品種權保護期已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秋樂368品種權已于2017年通過審定,且申請的植物新品種權已過授權公示期,但尚未取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最終能否取得品種權還具有不確定性。
上市在即兩大主營產品卻面臨品種權相關風險,公司對此有何解決對策?《每日財報》就此問題發函詢問秋樂種業,但截至發稿,公司并未給出回復。
科創底色不足,收入結構單一,毛利率低于同行,處于逆風局勢的秋樂種業,能否逆風翻盤成功上市,《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