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12:3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萬鈞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注意到,汪耀元、汪琤琤為父女關系,前者獲取內幕信息,后者操盤交易,在健康元第二大股東減持敏感期用21個賬戶、多筆交易,最終獲利9.06億元。證監會的處罰決...
????????《電鰻快報》文/李萬鈞
????????證監會科技稽查,重罰證券違法,成為近期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近日,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健康元(600380)作出行政處罰,獲利9.06億元,被罰沒36億元,天價罰單一時間在資本圈炸開了鍋。同時,獐子島(002069)信披違法違規案,該公司及15名中高層均被處罰,可說是被“團滅”。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要建立“立體化的懲治體系”,表示資本市場不法行為者,一怕坐牢,二怕被大眾投資者訴訟索賠。證監會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刑法修訂,大幅提高證券期貨犯罪的刑期上限和罰金標準,讓違法犯罪者承擔應有的責任。
健康元內幕交易案牽涉名人圈獲利9億罰沒36億
????????6月24日,證監會披露稱依法對汪耀元、汪琤琤內幕交易“健康元”股票案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合計36億余元。
????????《電鰻快報》注意到,汪耀元、汪琤琤為父女關系,前者獲取內幕信息,后者操盤交易,在健康元第二大股東減持敏感期用21個賬戶、多筆交易,最終獲利9.06億元。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是,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于3倍罰金,即罰款2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該交易的內幕信息來源于名人圈,內幕知情人包括健康元的實控人朱保國、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眾安保險董事長歐亞平。不過,證監會調查的結果是汪耀元在信息敏感期與歐亞平通話,期間汪錚錚進行操作,是明顯的利用內幕信息交易,試想名人入股健康元勢必引起市場轟動,提前潛伏,當然會賺得盆滿缽滿。
????????3月31日,證監會網站就已經披露對汪耀元、汪琤琤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案件調查細節進行了披露。
????????2014年底,健康元的實際控制人朱某國準備減持香港鴻信行有限公司(簡稱“鴻信行”),當時鴻信行是健康元第二大股東,持有的健康元16.46%的股份。根據《證券法》規定,“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的事項,在公告前為內幕信息。
????????2015年3月14日下午,朱某國和歐某平在香港見面時溝通了鴻信行減持健康元股票事宜。2015年3月24日晚,朱某國、歐某平、馬某騰在香港聚會時,就歐某平、馬某騰參與鴻信行減持健康元股份一事達成一致。此后,2015年4月1日,歐某平與朱某國商定了整個鴻信行減持的框架方案,包括轉讓價格、轉讓數量、轉讓方式等。
????????健康元公司股票自2015年4月2日起停牌,4月4日發布《關于本公司第二大股東擬轉讓本公司股份等事宜意向的公告》,披露了鴻信行轉讓所持有的健康元股份及鴻信行股東轉讓其所持有的鴻信行公司全部已發行權益的意向。根據披露,當時鴻信行擬以13元/股的價格向石某君、高某、唐某分別轉讓健康元2.59%、4.40%、4.66%的股份;鴻信行的股東將持有的鴻信行全部股份轉讓給妙楓有限公司(歐某平實際控制)、AdvanceDataServicesLimited(馬某騰實際控制),轉讓完成后,歐某平、馬某騰通過鴻信行間接持有健康元7439.184萬股股份,占健康元總股本的4.81%。
????????名人效應。馬某騰通過受讓鴻信行股份間接入股健康元的公告發布后,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接連漲停。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在公告披露前,就可以股票已經明顯異動,從2015年3月25日的8元附近啟動,4月1日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已經上漲至12.82元,當天漲停。而涉案賬戶在股票拉升前一周已經開始大量買入健康元。
????????經查,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汪耀元、汪琤琤控制了“汪耀元”、“汪琤琤”、“沈某蓉”等12個自然人賬戶和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宏贏五號結構化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9個機構賬戶。從2015年3月16日開始大量買入“健康元”,截至4月1日共計買入8863.1885萬股,買入金額10.085億元,賣出1381.3053萬股,賣出金額1.845億元,期間凈買入7481.8832萬股,凈買入金額8.24億元。經計算,涉案賬戶在本案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買入“健康元”的盈利為9.063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證監會對涉案賬戶的獲利計算期為內幕信息敏感期的2015年3月16日至4月1日。而公告披露后,健康元的股票從停牌前的12.82元一路飆升至4月15日的21.24元。因此可以判斷,汪氏父女利用內幕信息的真正獲利應該遠遠超過9.06億元。
????????證監會表示,本案是一起公安機關依法審查后認為不構成刑事犯罪并移送我會管轄的行政違法案件。鴻信行減持及轉讓健康元股份的內幕信息公開前,汪耀元與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聯絡、接觸,并與汪琤琤共同控制多個賬戶并投入巨額資金交易“健康元”股票,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且沒有正當理由或正當信息來源,構成2005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所述內幕交易行為,侵害了廣大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信息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依法應予懲處。
獐子島集團及15名責任人被“連窩端”
????????6月24日,證監會披露,對獐子島公司案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接受處罰的有獐子島集團及公司時任的15名高層、中層管理人員。
????????證監會認定,獐子島公司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利用海底庫存及采捕情況難發現、難調查、難核實的特點,不以實際采捕海域為依據進行成本結轉,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真,2016年通過少記錄成本、營業外支出的方法將利潤由虧損披露為盈利,2017年將以前年度已采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夸大虧損幅度,此外,公司還涉及《年終盤點報告》和《核銷公告》披露不真實、秋測披露不真實、不及時披露業績變化情況等多項違法事實,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嚴重擾亂證券市場秩序、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電鰻快報》匯總發現,獐子島為規避連續虧損及退市風險,可謂煞費苦心,連續3年祭出多項造假招數。
????????從具體違法事實看,獐子島在2016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虛減營業成本6002.99萬元,虛減營業外支出7111.78萬元,最終導致虛增利潤13114.77萬元,虛增利潤占當期利潤總額的158.11%。
????????獐子島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虛增營業成本6159.03萬元,合計虛增營業外支出20595.54萬元,虛增資產減值損失1110.52萬元,最終導致虛減利潤27865.09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8.57%。
????????2018年的《年終盤點公告》和《核銷公告》存在虛假記載。其中,獐子島《年終盤點公告》中對57758.13萬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進行核銷處理,對12591.35萬元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5110.04萬元,兩項合計影響凈利潤62868.17萬元,全部計入2017年度損益。《核銷公告》中對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投苗的107.16萬畝蝦夷扇貝庫存進行了核銷,對2015年、2016年投苗的24.30萬畝蝦夷扇貝庫存進行了減值,金額分別為57757.95萬元和6072.16萬元。
????????但經與蝦夷扇貝采捕船的航行軌跡進行比對發現,獐子島公司盤點的2014貝底播區域的70個點位已全部實際采捕,2015貝底播區域的119個點位中有80個點位已實際采捕。獐子島公司核銷海域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底播蝦夷扇貝分別有20.85萬畝、19.76萬畝和3.61萬畝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虛增營業外支出24782.81萬元,占核銷金額的42.91%;減值海域中,2015年、2016年底播蝦夷扇貝分別有6.38萬畝、0.13萬畝已在以往年度采捕,致使虛增資產減值損失1110.52萬元,占減值金額的18.29%。
????????與此同時,獐子島及相關責任人未對相關信息進行及時披露。證監會對獐子島及15名任職中高層作出行政處罰。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吳厚剛、梁峻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孫福君、勾榮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對鄒建、王濤、羅偉新、趙志年、陳樹文、吳曉巍、陳本洲、叢錦秀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4萬元罰款;對于成家、趙穎、石敬江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相對頻繁的違規操作和投資者損失,上述罰金或許不算什么。在“扇貝去哪兒了”的質疑下,在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下,希望多少能找回來一點資本市場最需要的“信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