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6 11:34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晏國文 曹學平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雙鯨藥業主要產品為口服型維生素類非處方藥物。其中,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是最核心的產品。在招股書中,雙鯨藥業提示存在產品相對集中的風險。...
本報記者 晏國文 曹學平 北京報道
2019年6月21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青島雙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鯨藥業”)招股書。不過,證監會官網不久之后發布的《2019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顯示,雙鯨藥業于當年9月16日終止審查。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莆田市稅務局同時發布的8份稅務處理決定書,或許讓雙鯨藥業IPO終止的秘密大白于天下,也揭開了藥企接受虛開增值稅發票“洗錢”的灰色鏈條。
5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莆田市稅務局發布了對福建仙人掌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空殼公司的《稅務處理決定書》送達公告。8家公司于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7月8日期間,在無實際生產經營、與受票企業間不存在真實業務交易的情況下,虛構業務為多家國內知名藥企虛開增值稅發票,價稅合計5160.69萬元。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統計發現,8家空殼公司均為雙鯨藥業虛開增值稅發票,同時,雙鯨藥業還是涉案藥企中接受發票金額最大的一家。雙鯨藥業接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份數達305份,開具金額達2495.51萬元,稅額為74.86萬元,價稅合計為2570.38萬元。
此外,中國醫藥(600056,股吧)(600056.SH)子公司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上海醫藥(601607,股吧)(601607.SH)子公司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也牽涉其中。
就該事件,記者分別聯系了雙鯨藥業、中國醫藥、上海醫藥方面。不過,截至發稿,記者未得到相關回應。
雙鯨藥業涉案數額最大
在涉事多家藥企中,接受虛開增值稅發票數額最大的為雙鯨藥業。
莆田市稅務局稅務處理決定書顯示,8家空殼公司均為雙鯨藥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虛開發票合計305份,開具金額達2495.51萬元,稅額為74.86萬元,價稅合計2570.38萬元。
此外,由于莆田市稅務局未全部分別列出每家藥企接受虛開增值稅發票的信息,3家空殼公司為雙鯨藥業與其他藥企還開具了上千萬元的增值稅發票,共243份,開具金額為1940.23萬元,稅額58.21萬元,價稅合計為1998.44萬元。
記者查詢發現,在2019年底,雙鯨藥業也被莆田市稅務局披露存在接受虛開的增值稅發票。
莆田稅務局于2019年11月27日發布的稅務處理決定書(莆稅稽處〔2019〕21號)顯示,莆田文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24日至2019年7月22日期間,在無生產經營能力、與受票企業間不存在真實的業務交易情況下,虛構業務為廈門美好醫藥有限公司、青島雙鯨藥業有限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77份,合計金額638.83萬元,稅額19.17萬元,價稅合計658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莆田文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注冊地址與前述8家空殼公司一致。
雙鯨藥業主要產品為口服型維生素類非處方藥物。其中,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是最核心的產品。在招股書中,雙鯨藥業提示存在產品相對集中的風險。
近幾年,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在雙鯨藥業的銷售占比不斷提升。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雙鯨藥業主導產品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銷售收入分別為1.47億元、2.33億元和3.4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27%、68.86%和71.37%。
在招股書中,雙鯨藥業稱,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作為公司的主導產品,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截至2018年末,市場上僅有兩家企業從事維生素D滴劑(膠囊型)的生產銷售,即雙鯨藥業和國藥控股星鯊藥業。
招股書援引米內網的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維生素滴劑銷售額分別為14.04億元和19.61億元。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國藥控股星鯊藥業的維生素D滴劑市場份額分別為57.68%、51.77%和51.54%,雙鯨藥業的維生素D滴劑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分別為42.32%、48.23%和48.46%。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雙鯨藥業營業收入總額分別為2.48億元、3.39億元和4.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140.18萬元、7629.11萬元和9749.93萬元。
一品獨大的風險之外,雙鯨藥業還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特點。
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雙鯨藥業研發費用分別為848.34萬元、1103.90萬元、1671.2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2%、3.26%、3.42%。
而同期,雙鯨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4948.79萬元、11583.53萬元和19845.3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94%、34.24%和40.58%。其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雙鯨藥業推廣費分別為2102.94萬元、7551.53萬元和14319.30萬元。
知名藥企子公司卷入
除了雙鯨藥業,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醫藥、上海醫藥等知名企業的子公司也卷入其中。
據莆田市稅務局《稅務處理決定書》顯示,相關空殼公司也給中國醫藥子公司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子公司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
莆田市稅務局稅務處理決定書(莆稅稽處〔2020〕20號)顯示,莆田愛健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為包括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在內的3家藥企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52份(開具金額429.05萬元,稅額12.87萬元,價稅合計441.92萬元)。
中國醫藥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為17.26億元,凈利潤為1.48億元。從貢獻的凈利潤來看,海南通用三洋藥業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藥第二大子公司。
莆田市稅務局稅務處理決定書(莆稅稽處〔2020〕3號)顯示,莆田尊尚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為包括上海上藥新亞藥業有限公司在內的3家藥企虛開增值稅普通發票5份(開具金額28.10萬元,稅額0.84萬元,價稅合計28.95萬元)。
上海醫藥2019年年報顯示,上海醫藥持有上海上藥新亞藥業96.90%的股份。
虛開發票價稅超5000萬
2020年第一季度,莆田市稅務局稽查局通過“金稅三期稅務稽查雙隨機工作平臺”,從涉稅風險較高的異常名錄庫抽取產生了104戶企業作為檢查對象。此次曝光的8家CSO企業就是來源于此。
2020年3月2日至16日,莆田市稅務局稽查局對上述公司在2018年2月11日至2019年7月8日期間發票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結果發現,8家空殼企業在無實際生產經營、與受票企業間不存在真實業務交易的情況下,虛構業務開具增值稅發票。
2020年5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莆田市稅務稽查局同日發布了對8家當地CSO企業的稅務處理決定書送達公告。
這8家CSO企業分別為:福建仙人掌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莆田愛健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莆田旭日陽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凌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福建醫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莆田宏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福建奧美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莆田尊尚醫療管理有限公司。
記者查詢上述企業的工商資料發現,8家空殼公司注冊地址相同,均為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清塘大道188號萬和新城。不過8家空殼公司均未留有更詳細的聯系地址。
對上述8家公司在生產經營期間的稅收違法行為,莆田市稅務局作出了相應的《稅務處理決定書》。
在送達《稅務處理決定書》時,因對上述8家空殼公司無法通過注冊登記地址及聯系方式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莆田市稅務局只能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在其官網公開披露具體的《稅務處理決定書》。
記者注意到,上述8家空殼公司中,除了莆田尊尚醫療管理有限公司以外,其他7家空殼公司均有緊密的關聯。其中,莆田愛健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同一人,名為林技能。
記者統計發現,上述8家空殼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共632份,開具金額為5010.37萬元,稅額為150.30萬元,價稅合計5160.69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