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10:3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結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實踐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闡述了她對注冊制的理解。她認為,注冊制有三個原則必須堅持:尊重注冊制的...
原標題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注冊制并非不審不管 注冊環節也不是“雙重審核”
⊙本報兩會報道組 ○編輯 馬婧妤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步履不停,注冊制改革正從科創板這塊“試驗田”,邁向存量市場的“深水區”。
結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的實踐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闡述了她對注冊制的理解。她認為,注冊制有三個原則必須堅持:尊重注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
在賈文勤看來,注冊制遵循市場化、法治化的基本原則,發行人在符合基本發行條件的基礎上,確保法律財務的規范性和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強調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責任義務,使投資者可以獲得必要的信息,對證券價值進行自主判斷并作出是否投資的決策。
她尤其強調,注冊制不是不審、不管。尤其是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間比較短,基礎制度和市場機制尚不成熟,市場約束力量、司法保障機制等還不完善,仍然需要監管部門發揮一定的把關作用。
審核、注冊環節
共同發揮嚴把質量關的作用
科創板注冊制的發行審核分為審核和注冊兩個環節。上交所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證監會負責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
賈文勤認為,注冊工作不是重新審核、雙重審核,是使發行人更符合科創板注冊制改革相關要求,并不是回到行政審批的老路。
她表示,上述做法是結合我國國情,對證券發行注冊制工作機制所作的有益探索。從制度設計上,現有安排有利于在注冊制試點階段,綜合利用好證監會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經驗,優化配置上交所的監管資源,共同保質保量做好發行審核和注冊工作,防控好潛在風險,因此不存在所謂的“重復審核”。
在實施效果方面,上述工作機制運行平穩,保證了注冊制試點階段盡最大可能兼顧發行審核和注冊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確保了注冊制改革試點平穩落地,實現了預期目標。
以北京地區為例,截至目前,已有7家公司被上交所終止審核,2家公司被證監會終止或不予注冊,約占上交所受理北京轄區科創板申報企業總數的20%,充分體現了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注冊制下,企業上市條件包容性增強
科創板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尚未盈利、同股不同權、紅籌等特殊類型企業上市。賈文勤表示,科創板推出后,有相當一批按照原有發行上市條件不能登陸資本市場的科創企業,最終成功在A股市場發行上市。
賈文勤認為,現行發行上市條件的設置,充分考慮了我國當前的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誠信環境。今后,隨著注冊制改革進一步推進,投資者逐步走向成熟,市場約束逐步形成,誠信水平逐步提高,有關要求與具體做法將根據市場實踐情況逐步調整和完善。
審核、注冊時限明確 回復質量決定上市節奏
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設置了嚴格的時限,并制度化確保審核公開透明、高效和可預期。
賈文勤認為,過去一年,科創板注冊工作與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有序、高效銜接,在確保工作質量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持續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她看來,發行人及中介機構問詢回復的速度和質量,直接決定了發行人的上市節奏。
統計顯示,北京轄區截至目前已注冊生效的2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上市周期短至不足100天。
賈文勤說,在同樣的審核程序下,也有公司因經營數據等重要事項核查不清、對科創屬性認定標準等規則理解不到位,又或者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現實困難等因素,影響了發行人回復的時效,客觀上延長了上市周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