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11:35 | 來源:中訪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臺酒業與19家上市酒企中排名第14的伊力特規模相當,后者2019年營收規模為23.02億元。在30億元-50億元陣營中,排名最后一位的水井坊已經有35.39億元的規模...
一份處罰經銷商違規的通報,暴露了國臺酒業內部管理的混亂。近日,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臺酒業”)市場監察部發布數份文件,通報并處罰了濟南、青島、杭州等地數位違約經銷商。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臺酒業下大力氣整頓經銷商的同時,其也在加緊為上市做準備。5月19日,國臺酒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等A股IPO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接收。
對此,記者就是上述情況向國臺酒業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暴露內部管理混亂
文件顯示,國臺酒業將對低價銷售、跨區低價銷售等嚴重影響區域國臺酒市場秩序的經銷商及對應的區域人員進行以下處罰:扣除一定比例的合同履約保證金,補交保證金;5日之內按團購價收回違約銷售的產品;扣除相關訂貨單的獎勵費用;扣除相關區域人員4月份一定金額的績效。
以杭州某違約經銷商為例。該公司跨區低價銷售屬于嚴重違約行為,國臺酒業將扣除該公司合同履約保證金100%,在通報下發之日起5個工作日之內重新繳足200%保證金;按照團購價格收回違約銷售的產品,杭州大區協助經銷商5日之內整改完畢;扣除某訂貨單的所有國標酒獎勵費用,如該訂單獎勵已發,即從下批次進貨中扣除等額的獎勵;扣除區域經理4月份績效2000元、杭州大區經理1000元、浙江分公司總經理500元;期限內未按通報內容整改完成將從重處罰。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開“罰單”是國臺酒業防竄貨、砸價和違規銷售的必要手段,也是國臺酒業市場規范化的主要表現和保護經銷商利益的重要舉措。
一接近國臺酒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優質的經銷商肯定會守住,跟著國臺酒業的步伐一起走下去,但有些新加入的經銷商頂不住壓力,資金出現問題、業績滑坡了可能會亂來,這個不可避免。但價格亂了對大家都不是好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從處罰內容不難發現,國臺酒業整體發展仍存在經銷商竄貨、設置不合理以及對廠家指導方案執行率低等問題。為確保上市,國臺酒業需要進一步對經銷商團隊進行梳理、整頓。
“其他的事都可以商量,擾亂秩序的事沒得商量。大家要強化制度和規矩意識,紅線的事不要碰。”今年年初的經銷商大會上,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曾如此表示。
營收較低負債高企
資料顯示,國臺酒業是天士力集團于1999年在茅臺鎮收購一家老字號酒廠的基礎上,累計斥資40億元、歷經20余年打造的現代化大型醬香白酒企業
早在2012年,國臺酒業就曾傳出過上市的消息,后因行業調整期而暫停。重啟上市計劃后,各類資本機構也紛紛入局。天眼查顯示,近年來國臺酒業先后發生了多次股權轉讓,但大股東天津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仍高達到79.02%,股東則達到33個。
盡管目前國臺酒業IPO申請正式進入排隊,但其仍面臨營收較低、負債高企的困境。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國臺酒業營收分別為3.61億元、5.42億元、11.4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34.97萬元、1.02億元、2.47億元。2019年銷售收入預估超20億元,并預計在2020年完成30億元的銷售目標,較上年同比增長約50%。
但若以20億元營收規模為參照,國臺酒業與19家上市酒企中排名第14的伊力特規模相當,后者2019年營收規模為23.02億元。在30億元-50億元陣營中,排名最后一位的水井坊已經有35.39億元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與之處于同一IPO賽道的郎酒給出的業績預期是150億元。規模直逼上市酒企老三的瀘州老窖。對比之下,向著“強勢區域酒企”進發的國臺酒業,仍然讓業內人士擔憂,一部分觀點認為,雖然國臺酒業近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勢頭,但從整體營收體量來看,與當前的上市酒企相比,仍略顯不足。
除了規模的短板,國臺的高庫存、高債務也一度引發業內擔憂。公開數據顯示,國臺在2018年的庫存高達12.16億元,高于當期11.44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時,該公司在2018年還背負高達19.2億元的負債。對此,國臺方面稱,存貨高主要是基酒占比高,而高負債則來自于產能擴張。
目前,醬香白酒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為貴州茅臺。2019年習酒宣布退出上市競爭后,15億元規模的金沙酒的上市日程也排在了4年后。上述內部人士表示,如何跨越規模、庫存壓力、債務隱憂等一系列難題,是國臺酒業上市征程中的絆腳石,同時也是其在整個白酒行業中大步邁進的桎梏。
內容來源:新華融媒看財經
李欣彤 本報記者 李娜 北京報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