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10:44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石磊磊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聯動優勢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毛利率同比下滑,問詢函中要求海聯金匯給出原因以及下滑的合理性。
原標題:曾經的“香餑餑”或成“累贅”海聯金匯(5.960,-0.18,-2.93%)子公司聯動優勢因斷直連、備付金集中交存等商譽減值20.69億元
記者 冉學東 徐曉梅 北京報道
這已經不是海聯金匯第一次收到問詢函。
5月18日,海聯金匯(股票代碼:002537,原名海立美達)收到來自中小板2019年年報問詢函。
問詢函指出,報告期內,海聯金匯對聯動優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69億元,占聯動優勢商譽賬面原值的83%。2019全年,聯動優勢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9.55億元、-4.06億元,上年同期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1.2億元、2.38億元。報告期內,聯動優勢實現毛利率33.84%,同比下降19.97%。
對于聯動優勢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毛利率同比下滑,問詢函中要求海聯金匯給出原因以及下滑的合理性。
事實上,對于毛利率下滑一事,海聯金匯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問詢函。2019年10月中旬,海聯金匯收到關于2019年半年報的問詢函,提出聯動優勢在報告期內整體毛利率為 27.81%,較上年同期下降 6.23%。時隔一個月,海聯金匯回復稱,報告期內,聯動優勢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37.34%,營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 50.32%,營業成本增長幅度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致使毛利率下滑。
其營業成本大幅增長則主要源于聯動優勢于2018 年下半年開始布局線下支付業務,且在報告期內加大拓展力度。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聯動優勢的機具成本費用和代理商分潤分別同比增長2066.82%、331.29%。
對于其他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向海聯金匯官方郵箱發送了采訪提綱,截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5年來首次巨虧
海聯金匯是由海立美達在2017年8月改名而來。
天眼查顯示,海聯金匯成立于2004年12月,位于青島即墨市青威路1626號,注冊資本為3億元。2009年5月,海聯金匯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交易;2016年7月,成功重組并購了聯動優勢,正式開啟轉型之路。
在完成改名的同時,海聯金匯成功轉型為“智能制造+金融科技”雙輪驅動的科技型公司,這也是海聯金匯當前的戰略定位。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聯金匯實現營業收入53.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8%;凈利潤為-24.5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近20倍。
雖然海聯金匯的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上升,但增長速度比上年下滑了4倍多。
2017年,海聯金匯實現凈利潤4.14億元,成為5年來的盈利峰值,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下滑,甚至在2019年出現大額虧損,也是5年來首次由盈轉虧。
之所以在2019年虧損那么多,主要原因是海聯金匯對聯動優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69億元。2019年的財報顯示,若不考慮商譽減值因素,海聯金匯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6億元,較同期下降191.32%。總的來說,海聯金匯在2019年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官網披露,海聯金匯主要有智能制造和金融科技兩大業務板塊。其中,金融科技板塊主要從事第三方支付服務、數字科技服務、移動信息服務、跨境電商服務及移動運營商計費結算服務業務;智能制造板塊主要從事汽車及配件、家電配件、模具及電機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聯金匯的智能制造板塊的營業收入為43.47億元,占比81.98%,比重比上年同期增加4.33%;金融科技服務實現營業收入9.55億元,占比18.02%,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4.33%。
原本以制造板塊為主的海聯金匯,雖然于2016年正式轉型金融科技,但其2019年金融科技業務的營業收入占比還不到五分之一,且呈下降趨勢,2017年這一數據為27.20%,2016年僅為13.98%。
另外,2019年金融科技板塊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72%,營業成本同比增加22.15%,毛利率同比下降19.97%;凈利潤為-4.06億元,上年同期為2.39億元。其中,第三方支付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78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下滑近4個百分點。
2019年,海聯金匯的智能制造板塊實現凈利潤1942.38萬元。
顯然,海聯金匯的金融科技板塊業務發展并不理想,而且成了公司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轉型金融科技甚至“拖累”了海聯金匯的發展。相比之下,海聯金匯的制造業務一定程度上還減少了虧損的幅度。
財報中稱,2019年金融科技板塊業務的投入未能及時產出收益,且部分創新金融增值服務業務在報告期出現較大損失;報告期內加大團隊建設、研發投入、業務拓展力度,同期相比業務成本明顯上升。這也成為海聯金匯虧損的重要原因。
截至目前,海聯金匯的總市值為79.22億元。和2019年10月相比,即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后,海聯匯金的總市值大幅縮水,由原來超過100億元的總市值降至不到80億元。
聯動優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超20億元
金融科技作為海聯金匯的重要業務之一,主要由2016年7月并購的聯動優勢來運營。
在支付牌照受追捧時,海聯金匯以超過30億元的價格成功拿下聯動優勢,具備了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等支付業務的資質。
聯動優勢成立于2003年8月,曾進行多次增資和減資,目前注冊資本為7.16億元,法定代表人李賁。在被收購后,聯動優勢的注冊資本增至7.76億元,增幅達710.57%;2019年9月,注冊資本降至7.16億元,降幅7.13%。這兩個時間節點間接表明了聯動優勢的地位。
2019年,聯動優勢的業績明顯下滑。截至2019年12月31日,聯動優勢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9.55 億元、-4.06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1.2億元、2.38億元。2019年全年,聯動優勢實現毛利率 33.84%,同比下降19.97%。
海聯金匯大股東博升優勢曾承諾聯動優勢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21億元、2.64億元和3.22億元,累計不低于8.06億元。財務數據顯示,2016-2018 年度,聯動優勢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數低于累計承諾凈利潤數,差額為4123.82萬元。2019年8月,博升優勢已經以現金方式補償差額。
聯動優勢未完成業績承諾,且出現明顯的下滑甚至虧損,原因是多方面的。海聯金匯在2019年的財報中解釋稱,線上支付方面,“斷直連”政策持續削弱了公司第三方支付業務對于通道側的議價能力,導致線上業務營業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同時淘汰高風險客戶和低附加值客戶以確保合規發展,致使線上支付業務收入大幅下降,未來會主打B端市場;線下支付方面,大力開展線下收單業務規模,但交易規模未達預期且投入大量成本費用未獲得相應產出。
至于上述問詢函提到聯動優勢提商譽減值準備20.69億元,在2020年2月海聯金匯回復關于2019年業績預告修正的問詢函中也多少有提到。
回復顯示,2016年7月,海聯金匯通過發行股份收購的聯動優勢具體劃分為聯動科技資產組和聯動商務資產組。其中,2016年7月并購完成聯動科技形成商譽16.12億元,2016 年-2018年度均未計提,彼時預計2019 年度計提區間為9億元-12.5億元,預計商譽余額為 3.62億元-7.12億元;2016年7月并購完成聯動商務形成商譽8.71億元,2016年和2017年均未計提,2018年度計提2.71億元,2019年度預計計提6億元,預計商譽余額為0。
也就是說,聯動優勢于2016年7月形成的商譽總和近25億元,預計2019年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為15億元-18.5億元,實際計提減值準備20.69億元。
造成商譽減值的具體原因:一是經營成本提高,毛利率下降。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斷直連”削弱了第三方支付業務對于通道側的議價能力,導致公司第三方支付營業成本顯著增加, 毛利大幅下降;2018年6月29日,央行要求備付金集中交存,聯動優勢2019年的備付金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079.55萬元。
二是行業監管趨嚴。聯動優勢的子公司聯動商務于2018年8月6日收到央行罰單,被予以警告并罰沒合計2424.84萬元。
另外,海聯金匯還在2018年下半年開展金融增值服務業務,但2019年上半年未達預期。營銷推廣服務主要通過自有渠道和其他合作渠道為金融機構推廣宣傳信用卡申請的業務,不過部分業務正在關停清理階段;信托業務則是聯動優勢與云南信托成立的單一資金信托計劃,向后者提供潛在優質自然人提供消費貸款服務,該業務于2019年上半年末主動關停,目前處于清理回收階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