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0:09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未知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不少問題,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因此,新時代...
西部地區是我國發展的巨大戰略回旋余地,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西部地區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但同時也面臨不少問題,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因此,新時代繼續做好西部大開發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指導意見》從多方面對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進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對創新發展有較多著墨,文件第二部分明確提出,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另外,文件中有20處提到“創新”,10處提到“科技”,10處提到“人才”,9處提到“技術”。可見一斑。
長期以來,西部地區難以取得突破性發展,其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科技、人才等方面存在弱項。西部地區也聚集了一批有實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具備一定的競爭力。西部地區一些地方通過創新發展,也實現了一定的突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總體而言,創新仍然是西部地區的“心病”,創新資源依然存在“孔雀東南飛”現象。
如今,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等,都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需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發揮科技創新的基礎、關鍵和引領作用,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滿盤活”。
《指導意見》對西部地區“提升創新發展能力”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以創新能力建設為核心,加強創新開放合作,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完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區在特色優勢領域優先布局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加快在西部具備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等創新載體……這些舉措、設想、規劃,對加快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大有裨益。
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得到廣泛關注。在這個大潮中,創新發展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西部地區要乘著“東風”,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積極推動創新發展走向舞臺中央,讓創新發展成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臺柱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