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10:1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除了個別幾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其余險企均達標。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上險企占比超六成。...
險企一季度償付能力數據近期接連出爐,披露工作進入尾聲。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數據,截至5月12日,逾170家壽險和財險公司已發布上述數據報告。雖然部分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受疫情帶來的保費端、投資端壓力等因素影響出現下滑,但總體來看,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流動性穩定。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險企保費收入回暖和投資端壓力緩和,保險業有望加速復蘇,提升償付能力。
整體償付能力充足
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即兌現保險合同責任的能力。監管相關文件規定,償付能力達標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從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來看,除了個別幾家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其余險企均達標。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上險企占比超六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從一季度數據看,由于此前償付能力監管力度較大,行業整體償付能力仍較充足穩定。
相關數據顯示,約半數財險公司及七成壽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出現下滑。分析人士指出,下滑背后的因素包括疫情對保費端及投資端的沖擊等。朱俊生指出,一季度險企投資端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增加,償付能力壓力隨之增加。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得以控制,二季度險企保費收入回暖,市場也出現企穩跡象,投資端壓力緩和。保險業有望加速復蘇,提升償付能力。
個別險企壓力大
未達標險企中,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深陷負值且最新風險綜合評級為D,長安責任、渤海財險、百年人壽、君康人壽四家險企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披露的最新風險綜合評級為C。
長安責任償付能力不達標,主要是因為此前“踩雷”信保業務。去年銀保監會批復其增資,化解了其階段性風險。該公司表示,一直在加強追償資產的處置和轉讓力度,加快資金回流。
渤海財險表示,將加快推動增資擴股工作,做好償付能力、流動性指標的監測與管理,適時啟動應急預案。百年人壽表示,目前流動性風險可控,將持續關注流動性風險。君康人壽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部分投資項目進度延遲,金融市場大幅震蕩下公司為規避風險保持流動性,導致一季度投資收益未達預期。其表示,已采取控制業務規模、改善產品結構、優化資產配置、加速推進資本補充等多方面的改善措施。
按照監管相關文件規定,當險企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會被列入非現場核查的重點核查對象。珠江人壽、建信人壽、上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天安人壽、恒大人壽、中銀三星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20%-130%之間,接近重點核查線,“觸線”壓力大。
不少險企表示,將加快資產配置節奏,加強對流動性風險指標和現金流的監控,最大限度保證投資資產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在投資資產選擇上,充分考慮資產的流動性和可變現性。
墊底者滑向深淵
從數據上看,中法人壽依然是墊底者。其一季度保費收入僅約7萬元,凈虧損高達1400萬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進一步下探至-18227.01%。
去年一季度至四季度,中法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468.51%、-10425.91%、-14743.40%、-16130.78%,滑向深淵態勢加劇。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惡化問題愈演愈烈已持續數年。自2016年開始,該公司年度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四年為負值且不斷走低。2016年至2019年,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是-140.31%、-4035.96%、-7774.25%、-16130.78%;風險綜合評級連續被評為最低級別D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