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08:26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另外招股書還提到公司有兩名小股東處于失聯狀態,正帆科技稱,前述情況存在可能影響本次審核進程的風險。
原標題:正帆科技沖擊科創板:同質化競爭下產品單價持續走低 還有兩名股東“失聯”
來源:科創板日報
隨著近年半導體企業紛紛提出加大資本性支出的計劃,新一輪的半導體投資周期或將被開啟,這也給處于行業上游的服務廠商帶來了業務機會。
科創板申報材料于4月8日獲得受理的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帆科技”)就是泛半導體行業的服務廠商,除了服務于前述行業外,正帆科技還為光纖通信、醫藥制造等行業客戶提供工藝介質和工藝環境綜合解決方案。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工藝介質供應系統業務是正帆科技的主要營收來源,同時公司也在重點培育高純特種氣體項目,但由于國內特種氣體的同質化現象嚴重,因此行業內公司不得不采取降價手段進入該市場,招股書顯示,公司高純特種氣體業務下的三種氣體的平均單價均呈現逐年下滑的狀態,而低價競爭則易引發惡性循環。
另外招股書還提到公司有兩名小股東處于失聯狀態,正帆科技稱,前述情況存在可能影響本次審核進程的風險。
異議股東
報告期內,正帆科技共歷經6次股份轉讓,其中首次股份轉讓的價格分別為5.96元每股、6元每股,前述價格高于除第四次股份轉讓外的所有轉讓價格。轉讓的具體情況則是:九州證券等6名異議股東將其所持有的正帆科技40.50 萬股份轉讓給秦守芹。
為何會出現異議股東?這個“異常”的價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正帆科技曾于2015年掛牌新三板,后于2018年4月摘牌。而在2018年2月,正帆科技發布了一份“關于申請股票終止掛牌對異議股東權益保護措施”的公告,內容提到:為充分保護公司異議股東的權益,公司實際控制人做出如下承諾“將在公司終止掛牌后,采取股份回購的保護措施,按不低于異議股東取得公司股票的成本價格進行回購,與異議股東簽訂回顧協議。
結合招股書披露,上述異議股東包括九州證券、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道域1號和中信道域2號的受托人)以及自然人唐喜福、張歡、范墨君。
最終上述股份轉讓價格是參考摘牌前5.98元/股的交易價格協商確定。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正帆科技實際控制人之YU DONG LEI向異議股東直接收購股份,而是通過指定第三方“秦守芹”進行股份受讓,不過招股書中未進一步明述YU DONG LEI與秦守芹之間的關系。
另外在公司終止在新三板掛牌前夕,公司還發布過一份“尋人”公告,彼時正帆科技稱,正積極與各位股東進行聯系,商討中小股東保護措施、爭議調節機制等重要事宜,因部分股東開設證券賬戶時未填寫有效的聯系方式,仍有三位股東聯系不上。
時隔一年多后,招股書顯示,上述三位股東中依然有兩名股東:王煒、張玲華處于“失聯”狀態,前述兩人分別持有2000股和1000股,公司稱該情況存在可能影響本次審核進程的風險。
記者就此也咨詢了兩位律師,其均認為,該事件的風險微乎其微。
壞賬準備逐年上升
正帆科技主營業務主要包括三個板塊:工藝介質供應系統、高純特種氣體以及潔凈廠房配套系統。
報告期內,工藝介質供應系統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2019年該業務占正帆科技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的87%。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藝介質供應系統項目的建設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并且下游客戶大多采用分階段付款的結算方式,在項目交付并終驗收后還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項目質保金,前述行業慣常性結算支付安排會對工藝介質供應系統供應商提出較高的資金周轉能力要求。
而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可以促進資金周轉的效率。
2017 年末至 2019 年末,正帆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 2.9億元、3.51億元和 3.9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41.03%、38.14%和 33.61%。
招股書顯示,正帆科技也在強化業務人員對已驗收項目的應收款催收工作,另外公司也在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比如為快速回籠資金,2019 年 8 月正帆科技與華芯集團及其關聯方就一系列合同簽訂《補充協議》,約定將剩余未支付的 647.22 萬元合同款調減至 100萬元。
在這種大幅度的“打折”措施之下,上述100萬元應收款很快被收回,但公司付出的“代價”是2019年營收受影響,并且直接導致當期潔凈室配套系統業務的毛利率從2018年的13.54%下降至1.35%。
總體來看,得益于正帆科技業務規模的擴大,以及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從2017年末的2.73次,上升至2019年末的3.16次。另外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 74%至 97%之間,資金回籠能力較強。
但也不容忽視的是,2017年末至2019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余額分別為 2956.76 萬元、4791.90 萬元和5183.94 萬元,公司稱,存在因項目結算審批程序復雜、耗時長而導致的部分項目回款不及時等情況。
氣體產品價格走低
2017年至2019年,正帆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0.88%、25.90%以及25.23%,其中工藝介質供應系統業務近年毛利率維持在27%-29%左右,而高純特種氣體的毛利率則呈現逐年下滑的狀態,也是拉低公司整體毛利率的原因之一。
報告期內,正帆科技高純特種氣體的毛利率分別為24.30%、21.61%以及19.11%,公司對此進行了兩點解釋,其一是在建工程逐步轉固,使得該業務實現收入的自產產品分攤制造費用上升;其次是砷烷銷售價格在報告期有所下降。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正帆科技主要銷售的高純特種氣體產品為砷烷、磷烷、硅烷、三甲基鋁、氨氣等,報告期內,除氨氣與磷烷(2019年新增氣體產品)外,剩余3種氣體產品的平均單價均逐年走低。
比如砷烷的平均單價從2017年1699.78元每千克,降至2019年1353.79元每千克;硅烷2019年的平均單價是164.10元每千克,2017年前述平均單價則有228.51元每千克。
公司未進一步解釋上述價格變化的原因。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招股書中提到公司面臨產業同質化發展問題的挑戰。
正帆科技稱,國內的特種氣體生產公司存在產能重置現象,同質化問題嚴重。產品品種和技術水平的同質化導致行業內公司采用降價的手段來贏得市場進入機會。但低價競爭會引發惡性循環,導致行業內公司難以從產品生產中獲得長期利益。
從此次IPO募投項目來看,公司擬使用1.82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向超高純砷化氫、磷化氫擴產及辦公樓(含研發實驗室)建設項目,公司將在現有產能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其砷烷和磷烷的生產能力,正帆科技稱,氣體擴產項目會推動其高純特種氣體產品收入的增加,改善公司目前的業務結構。
4月9日,記者聯系了正帆科技,并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發送了采訪郵件,截止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