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08:57 | 來源:每日財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每日財報》注意到,奕瑞科技并不是第一次闖關資本市場了,此前奕瑞科技曾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首發申請并未通過。...
當一家公司關聯交易太多時,其產生的盈利也可能只是關聯交易所堆積出的假象繁榮
出品 |每日財報
作者 | 郜融蓮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不少企業為防疫前線提供醫療物資設備。繼康諾希和圣湘生物后,又一家戰疫企業來申報科創板了,近期,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瑞科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每日財報》注意到,奕瑞科技并不是第一次闖關資本市場了,此前奕瑞科技曾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但首發申請并未通過。
在被否九個月后,改道科創板的奕瑞科技究竟能否如愿成功上市?
大量關聯交易存疑
此前,奕瑞科技曾于2018年沖刺深交所創業板,后于2019年6月27日,在發審會上遭遇否決,被否原因之一便是公司關聯交易太多,關聯交易合理性存疑。
在報告期內,奕瑞科技的四名實控人均與公司客戶和供應商發生關聯交易。
據公開資料顯示,奕瑞科技董事、實控人之一的楊偉振,曾于2000年-2011年就職于深圳市藍韻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韻實業),歷任研發工程師、研發總監。
而與藍韻實業同一實控人控制的藍韻影像在2017年、2018年均為奕瑞科技的前五大客戶,且曾存在大額應收賬款長期未收回的狀況。
無獨有偶,奕瑞科技另一董事長曹紅光也與客戶存在關聯交易。據公開資料顯示,曹紅光曾在TCL醫療任職。其在TCL任職期間與在奕瑞科技任職期間存在四年的重合,并且在此四年間奕瑞科技對TCL醫療銷售商品產生的金額為236.01萬元。
然而,在曹紅光從TCL醫療離職之后,奕瑞科技再無對TCL醫療的銷售。
除與客戶之間存在關聯交易外,奕瑞科技的另外兩名實控人顧鐵和邱承彬均與公司供應商存在關聯交易。
據公開媒體報道,顧鐵和邱承彬分別于2006年-2014、2008年-2010年在上海天馬任職。而在2017年-2019年,深天馬是奕瑞科技的第一大和第二大供應商,原材料采購占比超20%。
關聯交易是通往產生財務黑洞的橋梁,當一家公司關聯交易太多時,其產生的盈利也可能只是關聯交易所堆積出的假象繁榮,而這家企業,也只是實控人渴望“圈錢”的工具。
產品價格逐年下降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奕瑞科技業績向好,營業收入大增,由2017年的3.5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4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3.90%。
然而,2017年-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公司主導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毛利率、歸母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趨勢。
由圖中可以看出,奕瑞科技全線產品價格均在下降,雖說主動降價是一種競價策略,適當降價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盈利占取較大的市場份額。然而,這樣連續的降價,公司將難以保持目前毛利率較高的情況。
與逐年下降的價格形成對比的,是奕瑞科技不斷增加的應收賬款。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奕瑞科技的應收賬款從8560萬元增加至2.18 億元。其中來自關聯方公司的應收賬款占比超過10%。
股權轉讓價格忽高忽低
據公開資料顯示,此前,發審委對奕瑞科技離奇的股權轉讓價格也進行了詢問。
其中,深圳鼎成合眾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以下簡稱鼎成合眾)轉讓奕瑞科技的價格時高時低,引人生疑。
2014年8月6日,鼎成合眾以11.8元/出資額的價格轉讓奕瑞科技的股權給辰德春華。而到了2015年6月25日,上海常則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1.62元/出資額的價格入股奕瑞科技。
短短的十個月間,奕瑞科技的每出資額降低了86.27%。
除此之外,2015年6月25日,鼎成合眾還分別無償轉讓奕瑞科技的股份給予禾源北極、紅杉信遠及辰德春華。
2016年12月1日,鼎成合眾,以0.11元/出資額的價格轉讓奕瑞科技的股份給予上海慨聞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轉讓價格較2015年6月25日時1.62元/出資額的價格“縮水”了93.21%。
鼎成合眾連續多次的股權轉讓事件是否涉及利益輸送?
對于上述股權轉讓,公司曾表示,其所進行的股轉交易建立在交易雙方平等公平的基礎上,交易對價反映真實,交易合理合規。
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奕瑞科技在招股書中,對于這些事件并未披露。在疫情中做出貢獻的企業,也并不代表著能夠成功上市,這只能成為公司的一個加分項。此次奕瑞科技能否成功上市,《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