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09:15 | 來源:時代周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解直錕隱秘的資本運作下,中植系目前至少參控股25家上市公司以及多家金融平臺,已成巨型資本譜系,而因復雜的股權結構難以層層穿透,外界只能從公開信息中管窺一二。...
中植系在A股市場跑馬圈地的戲碼還在不斷上演。
3月16日晚,天山生物(300313.SZ)公告,公司實控人李剛控制下的上海智本,與解直錕控制下的湖州皓輝以及公司控股股東天山農牧業,于當日簽署附生效條件的《天山農牧業增資協議》。本次增資后,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李剛變更為解直錕,公司控股股東不變,仍為天山農牧業。
天山生物是中植系在近4個月內拿下的第4家上市公司實控權。中植系肇始于黑龍江籍商人解直錕在1995年創立的中植企業集團,解直錕另一重身份是歌手毛阿敏的丈夫,他亦是中央匯金公司前總經理解植春胞弟。
在解直錕隱秘的資本運作下,中植系目前至少參控股25家上市公司以及多家金融平臺,已成巨型資本譜系,而因復雜的股權結構難以層層穿透,外界只能從公開信息中管窺一二。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除了本次拿下的天山生物,中植系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還有9家,包括康盛股份(002418.SZ)、凱恩股份(002012.SZ)、*ST宇順(002289.SZ)、美吉姆(002621.SZ)、ST準油(002207.SZ)、美爾雅(600107.SH)、ST中南(002445.SZ)、中植資本國際(08295.HK)和融鈺集團(002622.SZ)。1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僅不到2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司大多是無力償還中植系借款,或者是委托股權投票權,或者是被中植系左手倒右手,承接了拍賣股份。
3月22日,長三角資本研究院一位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中植系慣常的資本運作套路是參與上市公司融資,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借貸,注入中植系關聯資產而后套現退出,“但因為市場下行中植系踩雷不斷,至今未能退出,反而不得已成了實控人”。
被迫接盤
“中植系過去的風格是入股但不控股,參與上市公司融資,注入關聯資產,做高市值后再質押或減持套現。”3月22日,浙江一位私募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說,“這是一次債轉股,屬投資爛尾而不得不出手接盤。”
接盤天山生物,中植系面臨的是“名股實債”資金無法回籠的尷尬。
按照公告,本次易主的淵源是,2017年2月21日,湖州皓輝的關聯方潤興租賃委托廈門國際信托向天山生物的控股股東天山農牧業發放貸款5億元。
由于天山農牧未能在約定期限還本付息,且天山農牧通過質押天山生物股票獲得的6.4億元貸款,因價長期低于質押協議約定的平倉線,已處于違約狀態。
湖州皓輝和潤興租賃均為中植系控制。潤興租賃擬將天山農牧享有的5億元債權進行原狀分配,而湖州皓輝有意從潤興租賃處受讓轉股債權,并自行向天山農牧業行使債權追索權,以上述5億元債權認購天山農牧新增的2億元注冊資本。
增資后,湖州皓輝將取得對天山農牧的出資2億元,占其注冊資本的80%。
在股權關系上,天山農牧業及其全資子公司呼圖壁縣天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天山生物6921萬股,占總股本的22.11%。
據時代周報記者估算,中植系用5億元換來天山生物約17.69%(22.11%*0.8)的股權,截至3月23日收盤,天山生物市值14.5億元,這意味著投資虧損近五成。
就天山生物來說,近兩年該公司面臨著較大經營壓力。繼2018年巨虧19.5億元后,根據3月19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天山生物續虧6295.10萬元,這意味著2020年將是天山生物的保殼關鍵年。
踩雷不斷
“中植系這兩年開始謀求控股,可能是參與項目太多,風控不足踩雷不斷,從東方園林(002310.SZ),中弘股份(000979.SZ,已退市)、康得新(002450.SZ)、康美藥業(600518.SH),均可看到它的身影。”前述長三角資本研究院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中植系在資本市場已構建起一個規模龐大的資本帝國。
目前,其旗下有金融投資、并購、財富管理、新金融四大業務板塊,其中核心金融平臺包括中融信托,2018年末資產管理規模7763億元;四大財富公司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主要負責為中融信托“輸血”,其中,恒天財富累計資產配置規模超過萬億;還有865.8億元規模的公募—中融基金以及數十家規模龐大的私募。這些平臺,被視為是中植系的“彈藥庫”。
自2019年年底以來,中植系的身影就頻現A股,相繼將康盛股份、凱恩股份、融鈺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納入囊中。
2019年11月下旬,康盛股份轉型新能源失敗,實控人陳漢康質押給中植系晟視資產的股份違約遭司法拍賣,被同屬“中植系”的重慶拓洋競得,后者的實控人解直錕由此將股權控制比例提升至27.63%,控盤康盛股份。
同年12月,凱恩股份原實控人凱恩集團將其持有的8223.84萬股 (占公司總股本的17.59%)對應的表決權等委托浙江凱融行使,浙江凱融實控人解直錕成為凱恩股份實控人。
今年2月,北京首拓融匯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借道融鈺集團第一大股東匯垠日豐間接控制融鈺集團23.81%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匯垠日豐仍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北京首拓融匯經股權穿透后,實控人為解直錕。
公開材料顯示,2018年5月,東方園林債券門爆發,在東方園林的股東席位上包括中植系旗下企業中泰創展(珠海橫琴);2018年7月,長生生物被爆疫苗造假,中植系旗下的恒天中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長生生物第八大股東;2019年1月,康得新債市違約,中植系是康得新第二大股東;2019年7月,有著“商界木蘭”稱謂的羅靜案爆發,中植系又牽連其中,踩雷的公司法爾勝是中植系的參股公司之一,占股15%。
“中植系手中積壓的上市公司股權,所涉平臺眾多,牽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眾多投資者。”前述長三角資本研究院人士分析稱,“二級市場踩雷,項目退出無期,風險傳遞到融資端,就是違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來,中植系恒天財富出現了部分產品違約。
步入2020年,解直錕加碼資本市場的步伐仍在繼續。3月16日,中植系旗下企業受讓易聯眾(300096.SZ)5.44%的股份完成過戶登記。
招兵買馬亦在繼續。3月17日,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加盟中植系,擔任其旗下新湖財富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其實,自2019年以來,包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牛占斌、證監會法律部原副主任劉輔華、公安部證券犯罪偵察局前官員陳海波等多位下海官員加盟中植集團,上述人員均具備多年監管機構從業經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