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08:2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李一梅時代,華夏基金重點發展了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兩類基金規模在2018年2季度末分別為741.86億元、261.71億元;截止2019年末,兩類基金規模分別為1495.39億元、816....
《電鰻快報》文/高偉
3月20日,中信證券陸續披露2019年年報,與此同時,其參股62.20%股權的華夏基金盈利情況也浮出水面。當人們羨慕這家基金公司太能賺錢時,《電鰻快報》還注意到,在李一梅時代,華夏基金管理規模出現穩健增長,尤其是新基金對規模貢獻較大。
中信證券2019年年報稱,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為人民幣10321.16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人民幣5386.55億元,偏股型基金規模人民幣2568.83億元(含偏股型QDII基金),行業排名第二;機構及國際業務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4934.57億元,機構業務規模保持行業前列。截至報告期末,華夏基金總資產1164508萬元,凈資產人民幣894448萬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97747萬元,利潤總額153918萬元,凈利潤120096萬元。
“2020年,華夏基金將堅持以投資業績為核心,進一步完善資產配置框架;精準挖掘市場需求,創新產品設計,強化指數龍頭優勢;持續優化養老金產品布局,對接跨境資產配置需求,增強公司養老業務和海外業務的品牌影響力,并不斷提高金融科技賦能水平,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優勢。”中信證券如是披露。
實際上,華夏基金以39.77億元的營收和12.01億元的凈利排在已披露數據的基金公司首位。這確實然過不少基金公司可望而不可及?!峨婗牽靾蟆愤€注意到,華夏基金在行業高處仍能“勝寒”,李一梅時代,基金規模不斷增長。
《電鰻快報》注意到,2018年5月19日早晨,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李一梅于5月18日起正式出任華夏基金總經理,成為繼范勇宏、滕天鳴、湯曉東之后,華夏基金的第四位總舵主,也是唯一一位女舵主。來自同花順iFinD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2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4571.92億元;但2018年第3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下降218.59億元至4353.33億元,降幅為4.78%;2018年第4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4505.63億元,僅回升153.30億元,環比增幅為3.50%;2019年第1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出現較大回升,當季度增長574.28億元至5079.91億元,環比增幅為12.75%;但好景不長,2019年第2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再度下降205.05億元至4874.86億元,環比降幅為4.04%;直到2019年第3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仍未突破5000億元,僅4930.66億元,環比增長僅1.14%;2019年第4季末,華夏基金總資產凈值有明顯增長,為5386.44億元。
換句話說,在李一梅上任一年里,華夏基金資管規模由2018年2季度末的4571.92億元增至2019年2季度末的4874.86億元,一年增幅為6.6%;截止去年年底,在一年半時間里,資管規模更是增長了17.82%。
仔細觀察,李一梅時代,華夏基金重點發展了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兩類基金規模在2018年2季度末分別為741.86億元、261.71億元;截止2019年末,兩類基金規模分別為1495.39億元、816.06億元,分別增長了77.63%、211.82%。
“實際上,華夏基金基金數量在2018年2季度末為124只,時至去年年底基金數量增至173只,一年半時間新基金多達近50只。華夏基金重點突擊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對此表示。我們注意到,華夏基金旗下的次新基金央企改革基金、華夏配售去年底規模分別為131.61億元、123.10億元;次新基金5GETF、華夏中債1-3年政金債指數A、華夏恒益18個月定開債券規模也分別達76.77億元、66.04億元、62.24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