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08:07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股權結構方面,中控技術股東人數眾多,包括金建祥等83名自然人,以及中控集團等11家公司,其中不乏知名企業。
原標題:中控技術擬赴科創板,正泰電器持股10%,重要的是這個實控人!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為中控科技集團(簡稱“中控集團”)核心成員企業,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控技術”)3月18日在披露輔導總結報告中稱,計劃前往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中控技術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國產自動化企業,其業務涵蓋工業軟件、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智能制造產品及解決方案,據其官方微信(簡稱“官微”)2017年12月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中控連續6年位居國內控制系統市場占有率第一。
在股權結構方面,中控技術股東人數眾多,包括金建祥等83名自然人,以及中控集團等11家公司,其中不乏知名企業。
《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市公司正泰電器是中控技術的股東之一,2015年,正泰電器公告稱,擬出資1.1 億元受讓王建軍持有的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控技術前身)10%的股權,共計 1100 萬股。
彼時正泰電器稱,此次股權收購系培育新的戰略增長點,同時借助中控信息技術優勢,推動工業生產制造向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升級。正泰電器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持有中控技術10%股權,并向其委派了董事,對其經營決策能夠實施重大影響,截至報告期末,正泰電器對這筆長期股權投資的期末余額為1.29億元。
“如果中控技術上(科創板)或達到了披露標準,公司會披露”,正泰電器內部人士今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除持有中控技術股份外,正泰電器還持有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研”)的股權,后者已于去年11月成功登陸科創板,中國電研招股書顯示,發行前,正泰電器持股比例為11%,發行后持股比例為9.64%。
另外,上市公司巨星科技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持有中控技術的期末余額為1.22億元,這筆投資被歸類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此外,在去年9月,天眼查顯示,包括中石化資本、中核(浙江)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信證券中控技術員工持股 2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之管理人)分別對中控技術進行了投資,實繳出資額分別為2189萬元、1327萬元以及1200萬元。
其中,中石化資本與中控技術簽署的是戰略投資協議,有業內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戰略投資者和財務投資者、VC不一樣的地方是,其大多是是產業鏈里面的一些公司,投資者不僅僅是給錢,還能對以后的生意有幫助。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中控技術于2007年成為武漢石化800萬噸/年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煉油主裝備第一家國產控制系統供應商,2017年,中控技術在國內石化、化工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21%和38%,并成為中國石化控制系統領域的第一大供應商。
實際上,提起“中控”就不得不提起中控集團的創始人——褚健。2017年1月18日,中控集團官微發布了一篇名為“過盡千帆,必見遼闊”的文章,其中寫到:2017年的這一天,中控人會像中控創立那天一樣,.........,敬畏今日,銘記今日,所有中控人都載歌載舞,為這一天而歡慶。
上述這一天,是褚健出獄歸來的第一天。
2017年1月19日,中控集團又在其官微上發表了一篇褚健的“致中控員工的信”,信中寫道:“過去的三個夏天四個冬天,雖然我承受了我一生中最困難的經歷和遭遇,但是我一直告訴我自己,我不會被任何磨難打倒,也不能被惡劣條件打倒。”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今日未能在其官微上找到前述文章。
公開資料顯示,褚健是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前浙大副校長,于1993年創辦中控集團,突破工業自動化領域被外資企業壟斷局面。
褚健歸來后對中控技術的業績提升是顯著的,根據中控技術于2017年7月份在其官微中稱,創始人褚健回歸后的半年里,中控業績實現了喜人的突破,在上半年完成七年內同期最高的一次業績增長。
不過天眼查顯示,褚健未在中控技術中擔任任何職位,后者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長為褚敏,中控集團董事長金建祥任董事職位,但另據上述輔導報告顯示,褚健是中控技術的實控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