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08:17 | 來源:IPO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一家公司有9名實際控制人并不多見,特別是這9人還是親屬關系,這在資本市場更是少之又少。...
家族企業南亞新材欲科創板上市,償債能力弱于同行
來源:IPO日報
原創 鄧皓天
近期,南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亞新材”)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586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南亞新材實際上是一個家族企業,另外,其償債能力弱于同行。
家族企業
據了解,南亞新材成立于2000年,由銀鷹電器和香港大元出資設立,距今已經營20年。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南亞集團持有南亞新材71.7%的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
IPO日報查詢發現,南亞新材其實是一家家族企業。
招股說明書顯示,南亞新材的實際控制人為包秀銀、包秀春、包秀錫、包愛芳、包秀良、包愛蘭、 鄭廣樂、黃劍克和高海等九名自然人,其中:包秀銀、包秀春、包秀錫、包愛芳、包秀良、包愛蘭6人為兄弟姐妹關系,鄭廣樂與包愛芳為夫妻關系,黃劍克與包秀銀為甥舅關系(黃劍克為包秀銀姐姐包愛玉之子),高海為包秀銀的妻弟。
上述九名自然人合計持有南亞集團 47.76%的股份并實際控制南亞集團,南亞集團持有南亞新材71.7%的股份;另外,上述自然人合計直接持有南亞新材 9.55%的股份。綜上,上述九名自然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控制南亞新材81.25%的股份。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一家公司有9名實際控制人并不多見,特別是這9人還是親屬關系,這在資本市場更是少之又少。
凈利潤猛增
據了解,南亞新材的主營業務是覆銅板和粘結片等復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 銷售,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通信、消費電子、計算機、汽車電子、航空航天和工業控制等終端領域。
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南亞新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3851.97萬元、183801.38萬元、175817.02萬元,其中2019年收入同比下降了4.34%。
不過,在此期間,公司凈利潤保持了持續增長。
報告期內,南亞新材的凈利潤分別為8303.89萬元、11213.12萬元、15112.38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4.9%。
需要指出的是,南亞新材在申報稿中,對當下新冠肺炎事件對公司經營的影響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公司表示,2020 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致使全國各行各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隔離措施、交通管制等防疫管控措施的影響,南亞新材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在短期內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公司強調,“新冠疫情”對于覆銅板行業的整體影響尚難以準確估計,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且持續較長時間,則將對全球電子行業產業鏈造成全面沖擊,從而對南亞新材的經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償債能力弱于同行
擁有著持續增長的業績,但南亞新材的償債能力卻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報告期內,南亞新材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26、1.3、1.24,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1.63、1.66;速動比率分別為1.02、1.1、0.98,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1.17、1.42。(注:2019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南亞新材未披露)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兩個結合起來看,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小于1且速動比率小于0.5,代表資金流動性差;流動比率大于1.5小于2,且速動比率大于0.75小于1,代表流動性一般。
可以看出,2017年和2018年,南亞新材的資金流動性尚未達到一般水平,且始終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IPO日報還發現,雖然南亞新材的資產負債率一直在下降,且但仍始終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報告期內,南亞新材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23%、60.29%、58.73%,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53.57%、51.29%。(注2019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南亞新材未披露)
對此,南亞新材表示,公司的償債能力相對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較弱,若公司未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充足,或對外籌資能力受限,可能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公司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
IPO日報進一步查詢發現,截至2019年末,南亞新材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0165.6萬元,短期借款為20924.87萬元,也就是說,南亞新材的自有貨幣資金目前完全不夠支付上述短期借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