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08:57 | 來源:斑馬消費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前,商贏環球正處經營困境,打造的“供應鏈+品牌+渠道”的國際大型服裝平臺,因主要市場美國遭遇電商沖擊,公司盈利能力墜落谷底。...
商贏環球病急求“醫”
境外服裝主業急速下墜之時,商贏環球突然宣布向民營醫療行業轉型,并且拿出了一份13.8億元的定增預案。
短短一年時間里,公司已先后跨界涉足電商、教育、物聯網乃至影視文化等多種業務,短期內都難開花結果。
沒有醫療行業基礎,平地建民營醫院,商贏環球這是當真的嗎?
募資建醫院當真?
內外一團亂麻中的商贏環球(600146.SH),最近突然拋出了一份定增方案,擬向7名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13.8億元資金,其中9.2億元用于醫院項目建設,4.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這家服裝企業突然大舉向民營醫療行業轉型,市場一片嘩然。
當前,商贏環球正處經營困境,打造的“供應鏈+品牌+渠道”的國際大型服裝平臺,因主要市場美國遭遇電商沖擊,公司盈利能力墜落谷底。
不可否認,醫療行業有很大的發展機會,亦有政策的支持,資本趨之若鶩。但隔行如隔山,商贏環球闖入這一行業,有哪些準備?
滿打滿算,公司只投資過控股股東控制的一家初創互聯網醫療公司。
目前,商贏環球持有商贏醫院管理公司30%股權,控股股東旗下恒贏商貿持有52%股份。
該公司業務由孫公司商贏互聯網醫院公司運營,依托復旦大學附屬婦產醫院開展,取得了上海市衛健委頒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上海市首家獲批的專科互聯網醫院。
商贏醫院2019年試運營3個月,收入13.07萬元,凈利潤-717.98萬元。
商贏環球定增預案剛一出爐,第一時間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涉及與控股股東的關聯交易、同業競爭,以及定增認購對象的實力等問題。
斑馬消費注意到,此次7名定增對象無一知名機構,認購金額最少2000萬元,最多4.75億元。
上海通允企業發展中心認購金額最多。啟信寶顯示,該公司2019年9月成立,注冊地址為上海楊浦區的集中登記地,由自然人范麗華個人獨資,認繳出資100萬元,范名下再無其他企業。公司成立以來,尚未開展實際業務。
賬面實力最強的是上海筱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由自然人周強、李世初分別持股80%和20%,周強名下企業僅此一家。
上海筱翔2016年成立,凈資產9999.81萬元,2019年無營業收入,凈利潤虧損500元。
艱難扭虧
即便商贏環球的民營醫療項目真能落地,公司現有業務能撐到瓜熟蒂落的那一天嗎?
商贏環球原名大元股份,曾從事石油煉化行業。其后,經過控股股東變更,2016年收購環球星光,成為一家主營境外服裝業務的公司。
2018年,主要市場美國的客戶受到電商沖擊,特別是當年下半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第一大客戶合作關系破裂,雙方業務歸零。環球星光設計、銷售等主力員工大量離職,公司雪上加霜。
市場重創加之巨額商譽減值,2018年商贏環球巨虧18.3億元。
2019年,公司經營沒有好轉跡象,前三季度營業收入9.61億元,歸母凈利潤-2.85億元。
正當外界為商贏環球全年業績擔憂之時,公司卻通過一系列資產贈予、虧損資產處置等手段,發出了一份業績預盈公告。
扭虧的第一大貢獻,來自環球星光業績補償方羅永斌的非現金補償,補償資產估值為2.3億元,僅此一項影響年度業績金額2.23億元。
另外,公司緊急處理旗下兩家虧損子孫公司,影響年度業績4138.2萬元。
不僅如此,外部非關聯方也通過無償贈與資產助攻,助公司扭虧。
年末,上海騎遇科技將持有的中航能科公司20%股權無償贈與公司,并于12月31日完成過戶,該事項影響年度業績1640萬元。
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中航能科總資產7175.34 萬元、凈資產3829.55萬元,1-10月營業收入4841.50 萬元,凈利潤658.11 萬元。
虧損資產的處置到底值不值這么多錢?非關聯方為何贈與資產?1月初,交易所即就此展開問詢,但直到現在公司仍未回復。
主要子公司環球星光嚴重虧損,短期難有改觀,公司計劃調整境外服裝業務,重心向國內轉移。
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欲將體育文化產業與零售打通,讓現有的智能連鎖健身房與電商平臺形成協同效應。
但公司健身房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開始售賣公司現有體育服裝及體育用品,未形成穩定的業務模式和規模化效應。
商贏電商2018年營業收入剛過千萬元,虧損超過2500萬元;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僅有300余萬,虧損超過1400萬元。
除此之外,公司還在物聯網、消費零售行業、影視乃至教育行業廣泛投資,但短期都難成氣候。
內外爛賬難平
大舉進軍民營醫療行業之時,商贏環球的資金狀況捉襟見肘。
截至2019年9月末,公司僅有貨幣資金3679萬元,短期借款則有1.95億元,另有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7656萬元。
公司本不應該如此缺錢,都是受外部一堆爛賬的影響。
收購環球星光前兩期業績承諾差額達17.64億元,第三個業績承諾期已于2019年10月到期,預計累計業績承諾差額將達28.66億元。截至目前,仍未出具專項審計報告,且公司始終無法收到業績承諾方羅永斌、公司實際控制人楊軍的全部補償。
截至目前,公司收到羅永斌現金和非現金補償6.93 億元,楊軍計劃用位于上海的兩處房產補償給公司,估值7.8億元。
2019年,公司向杭州昆潤支付2.1億元購房款,后因該房產涉及抵押,公司決定不再購置,但支付的房款對方始終沒有全額退回。截至目前,分兩批退回4700萬元,仍有1.63億元尚未返還。
2018年公司在一筆跨國收購案中,支付了3800萬美元定金,后收購終止,交易對手無法一次性返還定金。雙方制定了3年分期返還計劃,目前有2800萬美元定金尚未返還。
公司大額資金無法收回,外部同時面臨大量未決訴訟。目前已披露12筆訴訟,涉訴金額人民幣1.5億元及930萬美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