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08:53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南亞新材的招股書中,在風險揭示章節下專設一條披露“新冠疫情”引致的經營風險。
原標題:疫情影響果然寫進招股書!兩家新受理科創板申報企業均有提及
新冠疫情影響果然被寫進了招股書!
3月10日,又有兩家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成為農歷新年以來上交所受理的第三、第四家科創板申報企業。
這兩家公司分別是南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亞新材)和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瑞聯新材)。其中,南亞新材總部位于上海市,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12.390, -0.29, -2.29%),計劃融資規模9.20億元。瑞聯新材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14.320, -0.40, -2.72%),計劃融資規模10.52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兩家最新受理的企業招股說明書中,都提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并就相關風險進行了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
南亞新材的招股書中,在風險揭示章節下專設一條披露“新冠疫情”引致的經營風險。
該公司稱,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致使全國各行各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隔離措施、交通管制等防疫管控措施的影響,發行人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在短期內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于覆銅板行業的整體影響尚難以準確估計,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且持續較長時間,則將對全球電子行業產業鏈造成全面沖擊,從而對發行人的經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瑞聯新材則將新冠病毒傳播列入不可抗力因素并提示了相應風險。
該公司表示,如果因各類突發性事件如地震、SARS 爆發、新冠病毒傳播等,境內或境外采取必要的暫時性監管措施,導致公司、公司供應商或公司客戶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生產或經營上的困難,則將會對公司帶來不利影響。
此前的3月5日,澎湃新聞獨家報道了監管層要求擬IPO企業在招股書中披露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消息。從上述兩份招股說明書來看,保薦機構和排隊企業已經對這一最新的監管要求進行了落實。
南亞新材:產品通過華為、中興認證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從事電子電路基材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覆銅板和粘結片。
據介紹,覆銅板是制作印制電路板的核心材料,印制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覆銅板及印制電路板是現代電子信息產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被廣泛應用于通信、消費電子、計算機、汽車電子、航空航天和工業控制等終端領域。
南亞新材也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隨著5G的實施有望實現商業化,將帶動公司整體業務再上新臺階。
招股書介紹,在業務規模方面,根據 Prismark 的數據,南亞新材是少數躋身全球前二十名的內資覆銅板廠商之一,2018年公司以18.38億元人民幣的營業收入排名全球第十四名、內資廠第三名。
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已基本實現了產品的無鉛無鹵化,無鹵化覆銅板躋身全球前十、內資第二名。 在產品的薄型化方面,技術工藝和可靠性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薄型化產品獲得了健鼎集團在內的下游多層板客戶的認可。在高速領域,公司已建構了全系列高速產品并通過華為、中興等通信設備龍頭企業的認證,有望在該高端領域實現進口替代、打破外資獨大的供應格局。
另外,公司還在車用板、IC 封裝、高導熱等大市場、高壁壘領域做了研發布局和技術儲備,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市場資源方面,公司已經與健鼎集團、奧士康(58.300, -0.55, -0.93%)、景旺電子(46.110, -0.61, -1.31%)、瀚宇博德和深南電路(247.020, 0.74, 0.30%)等知名 PCB 廠商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市場中建立了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譽度。
財務數據顯示,南亞新材最近3年的營業收入基本保持穩定,而凈利潤則穩步增長。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39億元,凈利潤8303.89萬元。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2.18%至18.38億元,凈利潤則增長35.03%至1.12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下滑4.34%至17.58億元,凈利潤繼續增長至1.51億元,同比增幅34.77%。
按計劃,南亞新材本次在科創板上市所募集的資金主要將用于兩方面,一是年產1500萬平方米5G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建設項目,計劃投入8.31億元,其中8.01億元將使用本次上市募集到的資金;二是研發中心改造升級項目,計劃投入1.19億元。
瑞聯新材:曾在新三板掛牌,去年凈利潤增幅近六成
瑞聯新材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OLED材料、單體液晶、創新藥中間體,用于OLED終端材料、混合液晶、原料藥的生產,產品的終端應用領域包括OLED顯示、TFT-LCD顯示和醫藥制劑。
據披露,瑞聯新材的前身是西安高華近代電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15日,由西安高華電氣實業有限公司、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簡稱“204 所”)共同出資設立。
瑞聯新材曾是新三板掛牌公司,于2016年1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公司代碼為835406。2018年8月22日,瑞聯新材從新三板摘牌。
財務數據顯示,瑞聯新材在2019年凈利潤突破1億元大關。
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19億元,當年凈利潤7800.87萬元。2018年,營業收入增至8.57億元,增幅19.11%,凈利潤增至9464.21萬元,增幅21.32%。2019年,營業收入進一步擴張至9.90億元,增幅15.6%,凈利潤躍升至1.48億元,增幅達56.87%。
招股書顯示,公司是國內極少數同時具備規模化研發生產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的企業,2019年在全球OLED升華前材料和單體液晶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14%和16%。目前,公司已進入全球主要OLED終端材料和混晶材料制造商的供應鏈體系,該等客戶合計分別占據全球市場約 70%、80%的市場份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